日本最強「航母殺手」:辛辛苦苦搞了15年 一夜之間淪為廢鐵

@ 2019-03-24

利刃/曲光相信大家只要身為中國軍迷,就肯定不會對我們鄰國日本的ASM-3型反艦飛彈感到陌生。畢竟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款採用衝壓發動機技術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在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2A戰鬥機結合之後,一直被認為是東亞地區最強的一套反艦組合。不過令人出人意料的是,就是這麼一款被日本自衛隊寄予厚望的撒手鐧武器,卻偏偏在其剛剛完成試射流程並即將開始批量生產交付的前夕,因為日本航空自衛隊官方做出的一個決定而慘遭雪藏,可以說是一夜之間徹底淪為無用之物。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F-2A加上ASM-3型反艦飛彈的組合讓中國軍迷印象深刻)近日,有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的消息稱,日本航空自衛隊高層決定放棄採購已經耗時近15年,並剛於2017年完成了全部研發流程的ASM-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反艦飛彈技術不斷代,航空自衛隊也開始了其新一代遠程反艦飛彈的研發工作。 報道還稱,根據防衛省的相關規劃,新一代遠程反艦飛彈的項目預算最早將在2020年獲得通過。而為了減少研發流程和降低技術風險,該項目將充分運用ASM-3型反艦飛彈已有的成熟技術。據悉,相比被雪藏的ASM-3,新一代飛彈最大的變化是射程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日本宣布放棄ASM-3轉而開發新一代遠程反艦飛彈)實際上,早在ASM-3型反艦飛彈剛剛完成研發不久之後的2018財年,日本航空自衛隊就已經以該飛彈實用性不高為由,否決了這一型號的量產裝備計劃。《讀賣新聞》的相關文章認為,官方所以認定ASM-3型反艦飛彈的實用性不高,主要是因為其200千米級的最大射程,已經無法滿足航空自衛隊目前的需求。因此,前文中提及的日本新一代遠程反艦飛彈項目,就在嘗試通過放大彈體體積、發射重量並增加燃料等設計,以實現其最大射程的翻倍提升——即從ASM-3型反艦飛彈的200千米提升到新飛彈的400千米級別。

(ASM-3型反艦飛彈的射程已經無法滿足空自的需求)至於讓航空自衛隊對反艦飛彈的射程需求猛增的原因,文章表示這一切主要是因為中國海軍在近年陸續服役了大量具備遠程區域防空能力的盾艦,導致F-2A戰鬥機與ASM-3型反艦飛彈的組合,無法在中國海軍防空遠界之外實現防區外打擊所致。同時,隨著中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水面艦艇力量體系的逐漸形成,在有殲-15艦載機以及眾多驅護艦做組成的多層防禦圈之下,無論是ASM-1/2型亞音速反艦飛彈,還是ASM-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其各項指標性能決定了其幾乎是毫無突防能力可言。

(中國海軍取代的巨大進步是導致這一切變化的關鍵)由此可見,被宣判死刑的ASM-3型反艦飛彈,就是一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典型產物。儘管在此之前,日本防衛省就根據相關評估,對該項目進行了一次設計修改以增加其有效射程,但是很顯然,我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的進步速度,還是遠遠地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JSM、LRASM等日本試圖引進的反艦武器也值得我們警惕)當然,這些巨大的進步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夠掉以輕心。畢竟用於取代ASM-3的新一代遠程反艦飛彈項目,只是日本航空自衛隊強化其對水面艦艇打擊能力規劃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已經確定為F-35A配套而引進的JSM隱身反艦飛彈,乃至他們在尋求購入的LRASM遠程反艦飛彈等新一代反艦武器系統,對水面艦艇而言都是不小的威脅,值得高度警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