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在離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期間兩國也對此展開了一系列唇槍舌戰的交鋒,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雙方對這一系列事件所保持的克制態度,原本火爆的開局最終卻以虎頭蛇尾般的方式從人們的視野中消退。
然而,令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雖然縈繞在印巴兩國空中的陰霾剛剛消散,可海上的波濤卻愈發洶湧了起來。從近期印度國內媒體所披露的一系列信息來看,此前一直在印巴克什米爾空戰中充當旁觀者的印度海軍,卻似乎在以各種危險的行徑,挑撥著本就處於緊繃狀態的南亞次大陸局勢。
(印巴空中的陰霾剛剛消散,海上的波濤又再次洶湧起來)
據《印度時報》報道,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部署和調動之後,目前印度海軍已經集結了由70餘艘水面艦艇所組成的大規模海上編隊,在巴基斯坦外海海域完成了對巴方向的作戰部署。此外還有消息稱,於去年進行首次戰備巡航,具備一定海基核反擊能力的"殲敵者"號核潛艇也已從母港消失,去向成謎。
該報還透露道,印度海軍與海岸警衛隊其實早在上月底印巴衝突爆發之前,就已經集結了大量艦艇在該國南部海域展開例行軍演。之後隨著克什米爾空戰的升級,印度海軍隨之暫停了演習,並在進一步擴充編隊之後往北阿拉伯海駛去,試圖展開對巴方向的海上封鎖。
(擔負核反擊重任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去向成謎)
同時,印度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上將也對外聲稱:"以'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海軍編隊目前正在相關海域嚴陣以待,且完全有能力封鎖從伊朗到印度的整片北阿拉伯海域和巴基斯坦外海。"他強調,這些措施和行動足以挫敗和遏制來自巴基斯坦方面的任何不軌意圖。
據悉,這也是繼 "鮋魚"級潛艇闖入巴基斯坦海域,並被巴方反潛直升機跟蹤發現之後,印度海軍所採取的首次大規模行動。相比上次潛艇的勢單力薄,此番印度海軍糾集了包括航母在內的大量水面艦艇組成的大型編隊逼近巴方海域的姿態,可謂來者不善。
(此次行動頗有給上次印海軍潛艇失利找場子的架勢)
如此浩大的陣勢,也讓國際社會對南亞次大陸局勢的後續走向深感憂慮。畢竟自二戰結束之後,爆發過五次大規模局部戰爭以及無數次邊境衝突的南亞地區,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全球受戰爭威脅最嚴重的區域之一。而印巴兩國擁有的核武器,更是容易讓這一地區所爆發的衝突最終往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對此,美國知名防務問題專家凱爾·米佐卡米就曾發文警告稱,如果印巴兩國都無法在愈演愈烈的邊境衝突問題上保持克制,那麼一旦衝突擴大化,就很容易在南亞地區上演人類歷史第一場核大戰。
(如果印巴關係持續惡化,那麼人類首次核大戰或將在南亞上演)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印度海軍目前看似咄咄逼人的姿態,實際上只是在以施加壓力的方式,為本國在與巴基斯坦的外交對話中贏得一些籌碼。此外,從之前克什米爾衝突的後續發展來看,印巴兩國高層都保持著相當程度的克制。所以,外界對於印度海軍這一系列行動並不需要太過在意。
(外強中乾的印度海軍很難獨自應對來自巴基斯坦的威脅)
當然,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儘管印度海軍已經完成部署的水面艦艇規模看似龐大,但如果僅憑藉著"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及其數量不多的米格-29K艦載,恐怕還是很難在與巴基斯坦空中力量的較量中占據上風。除此之外,來自水面之下的潛艇以及巴方岸防飛彈的威脅,也不是目前外強中乾的印度海軍所能獨自應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