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火險」不斷穴位按摩來滅火

@ 2019-03-19

春季時節氣溫逐漸的回暖了,但是仍然非常的乾燥,乾燥的天氣最容易導致上火。上火會有很多的不良反應,比如便秘,眼屎多,肌膚乾燥等,嚴重影響了身體的健康。那麼春季怎麼降火呢

春季降火有很多的方法,今天為大家帶來了按摩降火法!

1.太衝穴

中醫認為,肝臟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調暢氣機」,水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當肝有病變,則氣機不調,氣滯水停。

肝火旺,常表現為口乾舌燥、頭暈、易怒、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通過按摩太衝穴可降肝火。太衝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

在按摩此養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2.合谷穴

「肺主通調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乾等,肺「上火「往往表現為牙疼、鼻出血、咽喉腫痛、耳鳴、眼睛紅腫、便秘等。

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穴位,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中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裡,臨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和針刺合谷穴,往往收到較明顯的療效。

3.心包經

中醫認為,水液經肺的肅降作用後,還須以心臟為動力,才能隨營氣循經脈運行於體內。若心火過旺,會出現口乾舌燥、心情憂鬱、煩躁、失眠、舌尖發紅等常見症狀。心包經按摩、拔罐或刮痧,都可瀉心火。

手厥陰心包經,為*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心包經。其走向是從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窩,再沿手臂內側中線,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衝穴。 

4.內庭穴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液,當飲入的水進入胃後,精華部分會輸入到脾,進而輸布到全身各處,滋潤。

脾有熱時,水液的輸布會受到影響,出現口臭、便秘、皮膚乾燥、咽喉腫痛、牙痛、腹脹等不適症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