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環境的優劣,都是可以通過某種跡象表現出來的。一個孩子成績的好壞,跟他有個什麼樣的家庭也密不可分。孩子的學習一直是家長們揪心的問題,在這個時代,還是知識決定命運。但是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同樣的年紀,同一個老師教學,但是成績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一個孩子成績的好壞,跟他所在的家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甚至比學校環境帶來的影響還要大。
每一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有一個好的前途,那麼前提是得有一個優秀的學習成績才行。
沒有哪一個孩子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好成績,只是在長久看不到希望的努力之後,才慢慢喪失了對學習的信心,假裝對學習成績的「毫不在意」。
倘若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通常會引起兩方面的「糾葛」:家長怪老師教的不好,能力不行,不夠認真負責,而老師則怪家長沒有幫助孩子進行課外輔導,學習習慣差等等。
其實,取得好的成績和孩子的智力因素真的並沒有多大關聯,因為百分之90的孩子智力都是相差不大的,孩子學習成績主要還是兩方面的聯合,家長主要在於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氛圍,而老師則注重於孩子知識點上的詳細教導。
一個給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除了老師的認真教導之外,也必定需要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個也是家庭教育出來的結果。
一個優秀的家庭教育,不僅僅能夠幫助孩子健康陽光成長,也是能夠提升側面幫助孩子提升成績的。
大資料調查,每年的高考狀元、學霸級人物百分之90都有些共同的家庭教育特徵。
而一些退休班主任也私下透露過:通常班裡前十名的孩子,往往都出自這6類家庭。
一、愛讀書的家庭
優秀的父母懂得終生不斷的學習,也懂得把這種「理念」通過言傳身教傳遞給孩子心中,孩子深受影響,也會變得好學而樂學,聰明的父母會把家中的書房變成了「最好的學區房」。
二、懂得欣賞的家庭
真正聰明的父母不會像別的父母那樣對孩子有諸多抱怨,很多不滿,覺得自己的孩子總是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聰明的父母懂得欣賞孩子,善於發掘孩子的優點,發揚他們的特長,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行走,給孩子愛和鼓勵,在孩子迷茫的時候,也給他們堅強的信心。
三、快樂的家庭氛圍
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擁有輕鬆快樂的家庭氛圍,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孩子會感覺到安心感和被愛著的感覺,這樣的孩子個性往往平和善良,學習的時候能夠平心靜氣,不被外物打擾,也更懂得把自己的煩惱與家長溝通。
四、相比於學習,更喜歡思考
真正的學霸從來是不是靠死記硬背的,而是要學會找方法,找規律,學會思考,而這種習慣通常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在言傳身教中一步步慢慢影響到孩子的。
這種善於思考、渴望學習的習慣會讓孩子在學習上更有興趣,每每通過思考,打敗學習中的一個個「困難」,會讓他充滿成就感,從而產生良性的循環。
五、學會放手的父母
很多人認為學霸肯定是「高分低能」,其實並不是,大多數學霸不僅在學習成績上優秀,也擁有各種興趣愛好,並且相當具備獨立性。
因為他們從小被要求「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正是父母從小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才會養成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不逃避,不依賴別人,主動思考、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會放手的父母,不僅能夠幫助孩子的學習,更加能夠培養他養成一個健全的人格。
六、制定規矩的父母
很多孩子看似小小的缺點,其實就是造成他和別人差距的「罪魁禍首」,父母要懂得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良好的習慣,十歲之前的孩子是最好塑造的,好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受益一生,不僅是在學習上,生活上也是如此。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