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感覺負擔最重的時候,也是情緒的最低點。此時,讓我們放鬆一下五官,讓心靈得到適當的放鬆和休息...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推薦實用的五官按摩操,跟我一起做起來吧!
受訪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實驗中心博士代金剛江蘇省人民醫院針灸科副主任中醫師張朝暉
面部操
容光煥發
開眼:減少眼袋
左圖,食指並列,置於眉間,用拇指圍住外眼角,彷彿戴了副太陽鏡。緊閉雙眼,食指輕上拉,拇指向耳朵上方提拉,動作40秒。
增強面頰肌肉:提拉麵部肌肉
中圖,食指分別置於兩面頰上端,上唇保持微笑姿勢,保持發「呦」聲的口型,上唇拉平抵住牙齒,上下唇繃緊,盡量分開,反覆20次。
練下顎:防止雙下巴
右圖,嘴巴張開,下唇內捲蓋住牙齒。嘴巴閉合保持幾秒,之後下巴上翹1厘米,保持姿勢20秒。
眼睛操
消除眼疲勞
按摩眼周
無名指按在眉頭,中指按在眉中央,食指按在眉尾,上下推按眉毛5遍;
食指按住眉尾往外側,推拉5遍;
食指輕壓下眼眶下緣,下推數厘米,然後復原,反覆5遍。
轉眼球
兩眼往左看5~10秒,往右看5~10秒;
兩眼同時緩緩右轉一圈,再左轉一圈,做2~3遍。
按太陽穴
按壓太陽穴,促進頭部血流循環,緩解眼周肌肉疲勞;
大拇指指腹壓住兩側太陽穴,其餘四指在額頭上方交匯,大拇指用力,順逆時針各推揉3~5遍,最後放鬆眉頭。
口齒操
養肺強腎
長吁短嘆增肺活量
幾聲嘆息後,會產生一種難得的舒暢感,促進肺部排盡濁氣,增加肺活量,增加血液的含氧量。
咬牙切齒強腎氣
建議每天醒來後,將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鬆地咬住,咬緊時加倍用力,放鬆時也互不離開。每次做數十遍,有利大腦血氧供應,還能使腎氣充盛,預防耳聾。
揉耳操
刺激穴位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朵上分布著密密麻麻的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的反射區,通過刺激耳朵相應部位,可防治疾病。
手摩耳輪
雙手握空拳,拇指和食指沿耳輪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對陽痿、腰腿痛、頸椎病、頭痛頭昏等病症,有緩解作用。
提拉耳屏、耳垂
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力度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可緩解頭痛、頭昏、耳鳴、神經衰弱等症。
提拉耳尖
向上提揪、揉捏耳尖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具有一定的鎮靜、清腦明目、養腎等功效。
護鼻操
遠離呼吸疾病
鼻為肺之竅,是氣體出入的門戶。只有鼻功能正常,才能遠離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揉按鼻根
用拇指與食指捏起鼻根處的皮膚,再輕輕地放下,重複15~20次,以鼻根微紅為度。
推擦鼻樑
兩手中指分別放在兩側的鼻樑上,沿鼻子兩側做上下推擦,從鼻尖到鼻根,往返20次,以鼻子微微發熱為度。(生命時報特約記者徐澄姚力傑宋微張朝暉)
轉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