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玩也能越專心?如何訓練小孩專注力父母都忽略的關鍵步驟 - 課外報報

@ 2019-03-13

孩子念書容易分心,該怎麼訓練孩子專心?關於「如何訓練小孩專注力」的方法,隨便Google搜尋就有百百種,但是專注力不只表現在學習成果上,「專心」普遍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細節,像是吃飯、洗澡、收玩具皆是練習「一次做好一件事」的最好機會。

source:pixabay

想要訓練孩子專注力,最佳的場域就是在家裡!但是父母最容易忽略創造「進入專注情境」的關鍵儀式。

※ 沒時間從頭看到完沒關係,可以點選你最想了解的內容,從它開始:

儀式的意義

.儀式究竟是什麼?

孩子為什麼需要儀式

.9大儀式作用

儀式與規矩的不同

.儀式是執行「愛的教育」的重要元素

結語

儀式究竟是什麼?

儀式指的是在特定情境或特定時間點所做的特定行為。儀式有著特定的規則,且遵守著固定的流程。研究指出,對孩子的生理與心理健康而言,日常生活中固定不變的秩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以下二件事:

第一,最重要的儀式是,永遠固定的就寢時間以及就寢儀式。

第二,固定的用餐時間。一天至少要有一次全家人一起在餐桌上用餐,而且直到用餐結束前,所有人要都要留在餐桌上。

source:pixabay

透過儀式,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會明確的預先確定下來,也就是毫無妥協的餘地,如此一來便能省去討論的時間,你也不需要一直緊張,因為這會協助孩子進入特定的情境,同時也能讓孩子預先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如果事情與他們的期待是符合的,孩子將會因為再次經歷相同的事而覺得開心,對此事也會感到放心。即便是令人厭煩的責任、義務,透過儀式也能讓孩子覺得有趣,他們不會想錯過這些事。

儀式對孩子的9大益處

儀式有助於建構日常生活,它提供了可靠的地基,不過只有在它們不致淪為孩子討厭的事時,儀式才能發揮功效。但是對某些孩子必須要盡的義務來說,儀式卻能帶來減輕負擔的效果。

※ 儀式的作用

1. 儀式給予孩子安全感、安定感與信賴感。

2. 儀式能促使孩子獨立。

3. 儀式讓日常生活得以預知。

4. 儀式降低了孩子的恐懼感。

5. 儀式給予你和孩子秩序和方向。

6. 儀式能幫助孩子克服危機。

7. 儀式能強化孩子的學習力並且增進專注力。

8. 你可以藉由儀式向孩子說明規則並設立底線。

9. 儀式讓孩子保持健康。

儀式會在家庭裡被當成秩序架構,而且是每個人都能遵守的,儀式簡化了所有日常流程,如此一來便不會再有人去討論這些流程。

儀式與規矩最大不同在於「懲罰」

儀式雖然和規矩不同,但卻有著某些共通點。在幼兒園、小學或社團等與孩子有關的場所或家中,規矩提供了安全感。請想像一場沒有規則的手球比賽或足球比賽,那必定會是一場充滿混亂的比賽。

source:pixabay

每個人都體驗過規矩,並且會去遵守。規矩既然成立了,自然也要有不遵守規矩時的懲罰,這些懲罰有時會由某些成員共同制訂出來,如家規、校規等規定。相較之下,儀式若未如期執行是不會有懲罰的,因為儀式呈現的是教育中正面的元素,不應該與「懲罰」連結在一起。

儀式不只對孩子有所幫助,對身為家長的你也是有助益的,因為儀式可以為你提供一套每天都會重複的情境「時間表」,甚至可以告訴你在不同的情況下該如何反應。

結語

我們施行或選用的儀式,多半來自於我們童年的經驗,以及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所學會、看到、讀到的事,或是我們心中的願景,即我們在人生中覺得重要的事,抑或是我們所跟隨的價值觀與規範。

source:pixabay

我們每個人都由此自動發展出一套儀式,並覺得這些儀式是對自己以及孩子來說是正確且重要的。通常我們不會發覺,我們的行為當中已然包含著某些儀式。但若仔細思考,你將會發現,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你總會做出相同的反應,即便只是聖誕晚餐的菜單。

source:pixabay

每個儀式都可以給予你的孩子安全感和依歸,尤其是在遇到變化的時候,例如:升學換校或進入青春期,他們將會因此而更懂得如何面對變化。

除此之外,儀式會讓家人更團結。面對外人時,當我們發現彼此使用的是類似的儀式時,會產生同心的感受。

總結來說,儀式將有助於轉換情境,讓大腦開始運作,慢慢感覺到現在手邊該做的這一件事,同時儀式能讓你的孩子擁有強健的人格,而且還會負責讓他們健康長大。

source:《每個孩子都需要家庭儀式》作者 梅蘭妮.葛列瑟 , 艾克.霍佛曼;譯者林硯芬/采實文化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