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 2019-03-12

表妹雯雯進入大學後,做兼職攢了些錢,想重拾兒時的夢想,報名參加舞蹈課程。本以為媽媽也會雙手贊成,可電話那頭卻狠狠地給自己潑了一盆冷水。

「讀大學,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學跳舞,有什麼用?以後能讓你找到好工作嗎?還是安心讀書吧。」

雯雯怪媽媽不理解自己,可一時又找不到說服她的理由,只好作罷。

這個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學生時代,當自己有課外興趣,想要進一步學習時,父母一句「學這些,有什麼用?」就徹底斷了我們的念想。

長大工作後,當你學著一些暫時用不到的技能或知識時,也常被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籤,甚至被他人暗自嘲笑。

「學這些,有什麼用?」不僅是一句問句,也是很多人的做事準則,以「有用」來判斷是否去做某件事,衡量人生的每一次選擇。

人生,不能用「有用」來衡量

孟非因為主持《非誠勿擾》而被觀眾所熟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絕不是偶然。

孟非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高考時,偏科嚴重,無奈落榜。

後來,在當地一家報紙的印刷廠當了工人。不幹活時,就抓緊時間學習。為了提升自己的學識,還報名了成人高考,無論再累再忙,都按時聽課。

為了生活,他不斷地打短工:送水、推銷,做保安。某天,他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江蘇電視台招一名接待員。身體強壯能吃苦的他,很快被錄用了,成了一名臨時工。

他每天早早來到台里,利用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記者出去採訪時需要帶一個扛攝像機的,他也第一個要求去,還被別人罵過「傻冒」。

漸漸地,老記者看不上眼的小新聞,就開始交給他。

2002年,《南京零距離》節目公開競選主持人,孟非脫穎而出。

這檔節目由於定位準確,第一期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孟非也靠著過人的才華爆紅,之後被邀請主持多檔節目。

因為信奉知識改變命運,孟非在人生的每段歲月中堅持努力,學習些別人眼裡「沒用」的東西,最終從一個高中生成為知名主持人,重新譜寫了人生。

蔡康永說:人生,並不是拿來用的。愛情,光榮,正義,尊嚴,文明,這些一再在灰黯時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對很多人來講「沒有用」,我卻堅持相信這才都是人生的珍寶,才禁得起反覆追求。

那些看起來「沒有用」的東西,也許暫時不能給我們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是,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一定能帶給我們溫暖和力量,甚至會讓整個人生峰迴路轉,熠熠生輝。

學習,永遠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北大保安甘相偉,通過成人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幾年裡看了400多本書,寫下近10萬字的文集。

後來出版《站著上北大》一書,連時任北大校長周其鳳都為其作序。

出身農村的他曾在高考中失利,只讀了大專。在北大後一邊當保安,一邊「蹭課」。

堅持學習的他,不僅考上了中文系,還擔任了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如今的他已經是武漢某高校的輔導員,在進入學校之後,也受到了很多學生的好評。

李宗盛說過: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學到的知識和技藝會在無形中成為人生的寶貴財富,冥冥中指引我們到想去的地方。

古人說,技多不壓身。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知識更迭的速度比任何一個時代都快,我們無法掌控未來,卻能把握當下。只有讓自己不斷學習,才能處於不敗之地。

學習,永遠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投資自己,永遠都是只賺不賠。

「有用」的思維模式是窮人思維

有個故事是: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於是,窮人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

可遲遲沒等到小羊生下來,日子愈發艱難。窮人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下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並沒有太大起色,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毀滅了。

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富人和窮人的主要差異是思維模式。如果不改變窮人思維,只會越來越窮。

窮人思維中,有以下一些顯著特點:

停止學習,不愛投資自己

一切以省錢為目的

不知不覺中被價格綁架

而以「有用」衡量是否去做某件事,只看重眼下的既得利益,又沒有長遠的規劃,不懂得投資自己。

只顧著省錢,無形中被價格綁架的固有思維,不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嗎?

在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里,張國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說了一句話:「我知道咋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大爺我還是你們的東家,那時候咱再回來!」

說的就是一個人如果擁有富人思維,即便因為外在因素一時成為窮人,但是很快就能翻身,重現巔峰。

也許我們並不渴求成為富人,但終其一生的理想不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嗎?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擺脫窮人思維,保持終身成長,不被眼前的利益所困。

寫在最後:

佩內洛普·菲茲傑拉德說:你學過的每樣東西,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

別總是問:「學這些,有什麼用?」人生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命運中的饋贈遲早會到,只管努力向前奔跑就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