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相對論是關於時空的理論,能夠描述黑洞和引力輻射。在廣義相對論中,時空並不是承載事件發生的靜止的舞台,它是一個動態的、彎曲的幾何構型。引力波就是這個幾何構型上的漣漪,就像我們在湖裡扔一個石頭子會看見水波漣漪一樣。黑洞就像從湖裡流下的水流。這裡的類比並不精確。主要缺失的部分是我們沒有考慮時間膨脹,一個和廣義相對論核心內容相關的新版本的時間膨脹。
首先,讓我們回憶一下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在狹義相對論中,時空是固定的。它討論當物體相對運動時物體是如何表現的。時間膨脹描述了當物體運動時時間是如何變慢的。你運動得越快,時間就流逝得越慢。當你達到光速時,時間就停止了。
下面說說廣義相對論中時間膨脹的新特點。你越深入引力的井比如一顆大質量的恆星就會形成這樣一個引力的井—時間的流逝就越慢。(引力井是個很形象的說法,當我們靠近黑洞時,就像掉進一口深井之中)一旦你進入黑洞視界,時間就停止了。我們怎麼能下如此判斷呢?這裡問題的關鍵是時間和我們所處的位置有關。
一個墜入視界的人所經歷的時間和我們在視界之外哪怕一點點間距所經歷的時間是不同的。而一個遠離黑洞的觀察者所經歷的時間又不一樣。從遠離黑洞的觀察者的角度看,任何東西墜入視界都需要無窮長的時間。如果是他看到一個人正在落向黑洞,他看到的將是這個人非常緩慢地靠近視界但永遠都不會掉進去。而根據掉進黑洞的人自己對時間的感覺,只需要經過有限時間他就能掉進去,而且再過有限時間他就能落到黑洞的中心,奇點的所在。
我們說掉進黑洞的人的時間膨脹了,因為他的一秒對應遠處觀察者長得多得多的時間。時間對那些靠近視界邊緣的觀察者也膨脹了,越靠近視界邊緣,時間就流逝得越慢所有這些看起來抽象得嚇人,但它們對現實世界還是有影響的。比如地球表面的時間就比在外太空流逝得慢。它們的差別很小:僅比十億分之一小一點點。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就必須能考慮這個差別。這裡的道理很簡單,精確的時間測量是使GPS能夠在地球表面精確測定位置的前提之一。現在這些時間測量受時間膨脹的影響,既有衛星運動的原因也有衛星並不像我們人深處地球的引力井底的原因。合理地考慮時間膨脹是使全球定位系統(GPS)正常工作的關鍵因素。
時間膨脹和動能之間存在著聯繫。動能是運動的能量。當你運動的時候會發生時間膨脹。當你跑得足夠快以至於你的能量相當於兩倍靜能量的時候,時間流逝的速度會慢一半。如果你跑得足夠快以至於你的能量相當於你靜能量的四倍的時候,那麼時間流逝的速度將只有原來的1/4,這裡還有一個很類似引力紅移的現象,但與引力能有關。
引力能就是通過下落你能夠獲得的能量。比如一塊太空碎片落到地球上,通過下落獲得的能量略小於它靜質量的十億分之一。並不奇怪,這個數字和描述在地球表面上引力紅移的比例正好一樣。由於引力的緣故,時間在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比率流逝。實際上這正是引力,前提是引力場不要太強。物體由時間流逝快的地方墜落到時間流逝慢的地方。這種下降加於我們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引力,其實就是時間在高處和低處流逝快慢的差別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