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玩花弄草,已成為中國人的情趣和愛好,製作盆景是體力加腦力的統一並用,古人說:勞其形者長壽,所以歷代盆景藝術家能享高齡,與其製作盆景很有關係。
高雅的造型,令人賞心悅目,人們工作之餘,欣賞一下置於幾案的盆景,一身的疲勞將宣洩於如山如水的景色中,借物舒懷,求得心靈上的解脫和平衡。
盆景的製作不光是體力勞動,還要有底蘊深厚的文化素養。首先要使其進入身欲動,心欲靜,形欲勞,神欲安的境界。忘卻一切,專心一致地完成一盆作品,才能真正達到陶其情、冶其性的目的。
人與草木同春,隨著四季的變化而演繹人生。從花木的變化,人們悟出一個道理,人類也可以像植物一樣,衝破「日曆齡」而延長生物學年齡,即通過改變心理狀態,讓心理因素影響生理因素,增強大腦皮質的功能,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
根據中醫學理論,人的肝臟在五形排列方面隸屬木,眼為肝之竅,常見綠色植物可以營養肝臟。因此玩盆景常選用常綠的松柏類樹種做材料,這些植物,根據現代科學分析,都有很好的環保效果。
松柏類樹木能大量分泌芳香殺菌素,還有些植物分泌的揮發性丁香酚、天竺油、肉桂油、檸檬油,都有殺菌作用。植物內所含琥珀酸氫化酶,可以化解空氣中的有毒氣體。所以說盆景不是單純的一件工藝品,是集農業科學、工藝美學於一體的一門藝術。
欣賞一盆優美的盆景藝術品,詩與情、畫與意,情由景出,神由景來,讓你接近自然、擁有自然,人與自然渾然一體,使你精神放鬆,呼吸均勻,即改善血液迴圈,又調節神經系統,移情易性。移情即是分散注意當事者的雜念。通過培植和觀賞盆景植物,當事者完成了心理上的置換過程,從而達到如中醫學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目的。
先賢管子曾經說過:「壽必居處適宜。」養幾盆盆景,陳與幾架,立於庭院,猶如一座座生命的雕塑,一首首凝固的音樂。
還有一句樸實的話:「人窮露肉,村窮露屋」。如果人們生活在「前有大樹、後有大竹、院內盆景、青藤遮屋」的環境裏,過著「閑來簷前聽鳥唱,種樹載花快活忙」的日子,肯定能長壽。
文章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