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電影狂人A,帝企鵝shaper
註:文章帶有劇透
仰望星空,繁星就在眼前。它們離地球很遠,但我們還是會仰望天空。我們居住在太陽系第三行星:地球,是我們所認知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是宇宙的奇蹟,是荒蕪冷寂的浩瀚星空中燃起的智慧之光。
地球的生命隨時間進化、繁衍,我們人類也在地球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園與文明。日月交替,生生不息。
太陽造就了地球生命的誕生,也將為生命帶來毀滅。太陽正在老化,最終會引發爆炸摧毀整個星系。地球所有的生命都將被抹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將蕩然無存。為了生命的延續,文明的傳承。全人類團結一致,拯救地球。
「流浪地球」計劃成為了唯一的解決方案。地球修建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運行軌道前往4.22光年外半人馬座比鄰星,全人類將帶著地球一起流浪。用2500年一百代人的生命去完成這次孤注一擲的計劃。
離開太陽地球表面將變成一顆冰凍的死星,人類通過抽籤的方式獲得行星發動機下地下城的居住權。為節省地下資源,僅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生育權。加上惡劣的生活環境,人類人口在短短的20年縮減到了35億。地球停轉,人類集中在面向太陽的地下城生活。晨昏線一側由「領航員」國際空間站為地球保駕護航,引領地球前行。
劉培強是空間站的一員,他已服役十七年,從沒回過家。岳父韓子昂帶著兒子劉啟在地下城居住。小時候,劉培強曾對劉啟說:他會變成一顆星星,只要抬頭就能看見。星星永遠保持著遙遠的距離,就像空間站與地球。為了全人類的家園,劉培強在退役前都回不去自己的家。
今天劉培強年滿退役,交接完後他便可踏上回家的返程。可就在這天,地球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地球在經過木星時受木星引力影響導致行星發動機大面積癱瘓熄火,失去推動力的地球將飛向木星。當地球距離木星小於洛希極限後潮汐作用就會使地球解體潰散,成為圍繞木星的環。
地球四十萬二千名救援隊員與臨時徵召的150萬名救援人員展開緊急救援。他們將護送七萬六千顆火石前往4776座行星發動機進行重啟。只要一顆火石成功到達就能修復一座發動機,但有29%停機的發動機徹底損毀無法修復。
四十多成支援隊穿行在冰封的地表,伴隨受木星引力影響導致的地震。每一顆火石的運送路途都是九死一生,為了人類與地球的延續他們別無選擇。我們失去了曾經仰望的藍天,失去了曾經舒適的地表,蝸居在地下;也失去了太陽與月亮,成為一顆孤單的流浪星球。為了人類的希望我們早已沒什麼不能失去的東西,哪怕是生命。
他們的犧牲不止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活下去,更是為了讓希望延續。為了子孫後代能重返地面,在貝加爾湖釣魚;也為了有一天冰封的地面家園能冰消雪融。他們看不到那虛無縹緲的千年之後,但為了有一天有人能看見,他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前進。
有家人的地方處處是家,當家人不在又何以為家?當韓子昂被永遠冰凍在曾經的世界,韓朵朵哭著喊:「爺爺不在了,家在哪?」當地球將要潰散,劉培強為拯救地球強行爬出休眠倉阻止「叛逃」的空間站。還有為了最後一線希望奮鬥在地表的救援隊,他們都是一群離家出走的人,他們都是一群流浪的人。他們選擇離開,為的是守護家園,也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團聚。家是他們腳下的地下城,也是前方一座座重燃的發動機,更是只能透過空間站窗口遙望的遠方。
然而當Moss對全球35億人廣播地球只有36小時的生命後,大部分人都放棄了。空間站里儲存了人類的所有文明與地球所有的植物種子與與物種基因。空間站將成為人類的最後火種,而地球將被遺棄。地球上所有人都回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個家,與家人團聚,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湮滅。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與家人團聚。彼此牽掛時我們總會告訴對方「我很好」,這一句「我很好」也會一代代說下去。漂泊的遊子,流浪的地球。家不僅僅是為了團聚而存在,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迷途時的歸宿,孤獨時的依靠。是我們墮入黑暗時唯一還在閃爍的光亮,更是人類文明代代傳承的火炬:希望。
希望是每個年代如鑽石一般閃耀與珍貴的東西,也是人類最後的孤注一擲。他們決定用發動機點燃木星,利用木星爆燃所產生的推力推開地球。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導向何處,人們都會選擇希望。
當韓朵朵絕望地發出最後求助,所有救援隊調轉回家的車頭奔赴蘇拉威西轉向發動機所在地執行最後的救援:拯救地球。人類的火種不是杜撰的文化,也不是一段基因代碼。而是將希望傳承下去,讓希望成為活下去的勇氣,打破絕望的夜空,鼓舞人們團結向上。沒有國家的界限,也沒有膚色的區分;所有救援隊員們團結一致推動撞針,點燃希望。
當發動機的火焰還差五千米將木星點燃,劉培強選擇了駕駛空間站點燃木星。即使點燃木星的方案被科學家否定,即使地球被Moss判定為放棄,他都願意相信那萬分之一的可能。希望本身就是一種奇蹟,超脫法律與認知的界限。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與堅毅都會鐫刻在這片星空之下。
家,是一種希望。劉培強也以他自己的方式回到了屬於他的家。
劉培強曾經對劉啟說,劉啟能看到木星的時候他就會回來。如今木星就在他眼前,劉培強卻再也沒能回到地球。活下去,是一種希望。為了更多人活下去,是一種選擇。有時火種(空間站)不是為了延續希望,而是點燃希望。
哪怕他們看不到兩千五百年後的藍天
但他們仍然堅信
到時人們會生活在地表美麗的城市
仰望著藍天
富足 充實 快樂 滿懷希望。
就像曾經的他們
也是現在的我們
三、二、一
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