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日訊)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週四早宣布,已入稟美國德克薩斯州地區法院控告美國政府,指控他們禁止聯邦機構使用華為的產品,是未審先判,有關行為涉嫌違反美國憲法。得州是華為美國總部所在地。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國會去年通過《國防授權法》,將華為排除在5G及其他市場,對華為是不公平,相當於「褫奪公民權」(Bill of Attainder)。
郭平還在講話中提到美國政府曾經入侵華為伺服器、竊取大量的郵件和源代碼,卻沒有找到任何華為會危害美國網絡安全的證據。
郭平批評,美國不斷嘗試令其他國家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濫用立法程序,指限制華為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發展,是損害國際利益,令到華為不能為當地提供更快的網絡服務。他重申,華為不會、亦從未在任何產品植入「後門」。
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法律依據充足,對勝訴充滿信心;又指雖然美國業務佔華為份額不多,但影響深遠,對華為傷害嚴重,所以希望通過訴訟排除法律上的限制,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
宋柳平又指,孟晚舟案與中國拘留加拿大人案無關,但期望加拿大法庭給予孟晚舟公平的審判,而他希望孟晚舟早日回國。
3戰綫反擊圍堵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美國拉攏盟友全方位遏制華為,行動不斷升級。華為沒有用「罵戰」形式回應,相反以相對冷靜的手段,反制美方圍堵,當中主要有三大戰綫——法律、產業與公關。
報導指,美國司法等部門指控華為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禁令、以及侵犯智慧財產權後,華為一直面對重大危機,因美方或以此為由,禁止美國公司向華為供應零部件,迫華為癱瘓運作。
《日本經濟新聞》周三報導稱,華爲已向村田製作所、東芝記憶體等日本企業提出要求,希望對華為增加智慧型手機零部件供應。
公關方面,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近期密集接受外媒訪問,撇清與中國政府關係。在週三,華為罕有地邀請國際媒體參觀位於深圳的總部,首次開放實驗室及生產廠房。
最新動作是華爲正就公關總監職位展開招聘,其中接觸近10位路透社資深記者,欲招攬他們進入團隊、對幾名記者開出的年薪更達20萬美元(81萬7100令吉),此舉旨在加強其國際媒體團隊。
更多新聞:
華為絕地大反擊 控告美國政府
(華盛頓5日訊)加拿大司法部上周五啟動引渡中國科技巨企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到美國的程序,孟同日反擊,提出民事訴訟反告加拿大政府及執法部門。最新消息指,華為計劃入稟控告美國政府,立法禁止聯邦政府部門使用華為設備屬於違憲。
路透社報導,一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華為計劃於周四宣布在德克薩斯州法院控告美國政府,挑戰去年簽署的美國《國防授權法》(NDAA)一項附加條款。華為美國總部設在得州普萊諾市,是得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轄區。
據悉,該項新的《國防授權法》管制美國政府與中國企業簽訂合約,其中包括華為,並且強化外國投資案審查小組的角色。北京當局譴責這是針對中國而來。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引述兩名熟悉內情人士的消息,指由於美國政府禁止聯邦機構採用華為設備,華為將以此對美國政府提告。
報導又指,華為可能指控新的《國防授權法》條款,有如「褫奪公民權法」,未經司法審判而處罰華為。對於《紐時》的報導,華為拒絕評論。
《紐時》指,華為此舉可能意在迫使美國政府更公開陳述反對華為的理由,這是華為抵禦美國帶頭封殺行動的一環。華為高層先前已強烈譴責美國封殺,並進行多項新行銷活動修補華為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另外,華為邀請路透社和其他國際傳媒記者於周四前往華為深圳總部參加記者會,這是華為面對華盛頓施壓而展開一連串反擊的最新舉措。
對手指外界過分憂慮
面對孟晚舟案和美國封殺下,華為持續陷入風波中心。不過,全球最大網絡設備製造商、美國巨企思科的首席執行員羅賓斯則開腔指,外國政府無須擔心華為會壟斷5G技術競爭,暗示外界過分憂慮。
羅賓斯周日受訪時表示,現今各地的基建均有歐洲、中國、美國等地的通訊設備商參與,認為未來情況亦不會有變,又明言5G技術的發展「不會只得一家」。
思科是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此前有指美國拉攏盟友封殺華為並轉投思科。另有傳思科擔心遭中方報復,限制員工赴華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