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明開始以來,人們就一直沉迷於黃金,黃金的美麗和終極價值在於它永遠不會違約或出現價值損失,在紙幣之前,以黃金白銀為代表的貴金屬用於貿易,一定數量的黃金和白銀被分配了一定的價值並用於換取其他一些商品,因為,人們相信黃金和白銀的價值。由於黃金價格主要與經濟力量無關, 投資者認為這是對股市波動和紙幣波動的絕佳對沖,投資者希望黃金能夠對沖通脹和經濟衰退。
不僅是市場投資者,事實上,自2010年以來,具有國家背景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央行)也一直是黃金的凈買家,以擴大外匯儲備,作為多元化和安全的手段,而這些都在說明黃金的恆定戰略經濟價值正在從人類的歷史視野邊緣回歸。
一位追蹤貴金屬近30年的分析師表示,作為經濟戰略性動作的一部分,中國正在大量儲備黃金,據外管局3月7日最新數據,中國2月末黃金儲備增加32萬盎司至6,026萬盎司,為連續第三個月增加,1月末黃金儲備5,994萬盎司,而對於中國購金,如果未來數月央行繼續增持黃金的話,則將是一輪類似2015-2016年的加持操作。
中國十多年來的官方黃金儲備情況
BWC中文網多次強調,中國的黃金儲備從2009年到2015年間曾經保持了6年多沒有變化,當2015年1月公布數據之時,市場猛然發現,中國的黃金儲備增幅已經超過了50%,而在這之後,中國又進入了一個16個月幾乎連續增持的狀態。
同時,過去數月,除了中國外,波蘭和匈牙利也意外出現增持黃金儲備的舉動,同樣是多年罕見,事實上,近幾年來,外媒熱猜中國究竟存有多少黃金的報道就沒有停止過,現在,外媒普遍認為中國市場在過去幾年中攢積的黃金數量或超過3萬噸。
因為,這些國外的分析師們深信,黃金自古以來一直是世界金融舞台上的經濟籌碼,這也是為何40多年前美元需要和黃金掛靠的根本原因,而從多國提前將黃金運回國的浪潮中就能觀察到,同時,中俄在黃金市場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無論是人民幣還是盧布,背後都有黃金的身影,比如,中國在建立亞洲原油期貨定價權時,可能需要用到黃金,很多很多的黃金。
而按中國黃金協會會長宋鑫稍早前對媒體採訪時的分析就是,自2007年以來,中國黃金產量已連續十一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時, 中國自2015年4月開始已經限制黃金出口數量,但進口卻在增加,這樣一樣,除了中國市場本身需求消費的黃金外,餘下的黃金就有可能也會成為儲備黃金的一部分。
對此,ZeroHedge試圖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解釋,中俄目前正在囤積大量黃金,加之兩國間本幣交易越來越頻繁,這可能都意味著,俄中都計劃互相之間進行貿易往來時,使用以黃金支持的貨幣作為支付手段。
比如,據《今日俄羅斯》網站RT稍早時報道稱,俄羅斯央行第一副行長謝爾蓋·什韋佐夫(Sergey Shvetsov)已經證實,金磚國家正在進行商討,在做一件打破世界實物黃金貨幣交易的事,並建立自己的黃金交易系統和和東方的黃金定價權基準。
與此同時進行的是,據土耳其媒體Yeni Safak數周前報道稱,土耳其央行決定把儲藏在美國的所有黃金運回本土。事實上,土耳其是第9個運回黃金的國家,截至目前,德國、法國、匈牙利、荷蘭、瑞士、奧地利、比利時、委內瑞拉這8國也先後運回或宣布要運回存在美國等海外的黃金。
緊接著,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援引義大利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義大利約有一半的黃金儲備存放在美聯儲,還有小部分分別由英國央行和國際清算央行分別保管。因此,義大利央行接受建議認為需要改變現狀,國家必須擁有對黃金儲備的直接控制權,這就意味著,義大利央行或將成為第10個宣布從海外運回黃金的國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