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划下紅線,公布北方航道通行規則!專家:如果違反可直接摧毀

@ 2019-03-07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隨著近年全球氣候的改變,蘊含巨大資源的北極地區再次被國際社會重視起來。再加上北極航道先天的運輸便捷性,讓該地區的戰略價值陡然劇增。俄羅斯得益於地理優勢率先搶占良機,經過多年經營逐步取得對該地區的實際掌控。也正是基於此原因,美國先後多次公開叫囂,以航行自由、和平公享等口號欲挑戰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地位。針對外界的窺覬,俄羅斯近期也採取了強硬對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6日報道,俄政府制定了北方海路外國軍艦通行規則。根據規定,所有經過北方航道的軍艦、船舶需提前45天發送船隻通過北方海路的通知,同時需報備船隻的名稱、目的、路線以及艦船性能、主要參數等詳盡數據,外國艦船在通行過程時還要配備俄羅斯領航員。為避免通行船隻污染當地海洋環境,在遇緊急情況或冰情惡化情況時,艦長應向當地俄羅斯港口或軍事基地報告詳細情況。

另據俄羅斯海事法協會副主席卡米勒·別基亞舍夫教授向媒體表示,如果俄方得出結論,船隻不符合通行條件可能會被禁止駛入航道。如若未經允許強行通過,俄方可能採取強制措施,甚至直接扣押或摧毀違規船隻。不難看出,俄羅斯列出的一系列硬性規定相當苛刻。尤其是其中一些條件很顯然是針對軍用船隻划下的紅線。要知道,俄羅斯是擁有北極地區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整條航線超過一半的路線都與俄羅斯國土緊密相連。以現在的艦載武器技術,任何通過北方航道的軍用船隻都有一定的能力威脅到俄羅斯北方國土。

除此之外,如果俄羅斯不能對整條航線做出安全把控,其北極地區的戰略縱深基本上也暴露在危險之下,原本對俄羅斯極具保護做用的北極天然屏障反而會成為撕裂其國土防禦的一把"利刃"。所以,任何國家與俄羅斯在北方航道的爭奪,表面上是出於利益考慮,實際上背後還在謀劃與俄羅斯的軍事對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美俄全球博弈的日益激烈,雙方陣營勢必會在北方航道的通行問題上展開明爭暗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