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場印巴版本的「羅生門」正在上演。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道(文/唐立辛)
一周時間過去了,印巴邊境仍不平靜!
就在今天上午(3月4日),據外媒報道,巴基斯坦和印度軍隊又在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彼此向對方陣地開火。
3月1日,在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市,一名安全人員在街道上警戒。(新華社)
路透社3日援引印巴兩國軍方消息報道稱,兩國過去幾天的交火已導致巴方7人死亡,印方4人死亡。
自2月26日以來,整整7天的時間裡,印巴兩國軍隊已交火多次,而與邊境上的衝突同時進行的,還有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輿論戰」。
從空襲戰果到傷亡數字、從出動機型到交戰過程,印度和巴基斯坦幾乎在每個具體問題上的說法都有出入。
一場印巴版本的「羅生門」正在上演。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空襲炸死300人?印度舉國歡呼
在本輪邊境衝突中,印度宣稱的最大「戰果」,來自本國空軍。
2月26日,印軍戰機發動「先發制人」式空襲,越過克什米爾印巴實際控制線,轟炸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穆罕默德軍」一座「營地」。印方聲稱此次行動「消滅了大量武裝人員」。
有多「大量」呢?印度政府一位高級官員對路透社表示:有300多人。
這位消息人士還給出了更具體的細節,稱這一戰果是印軍戰機深入巴基斯坦境內80公里冒險取得的。但報道緊接著強調:「印方沒有提供相應證據來支撐該說法。」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也對印方說法予以否認,稱印軍戰機只是空襲了「空曠地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不過這並不妨礙印度民眾歡慶,大批印度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抒發「身為印度人的自豪」。
在一片讚美聲中,「外科手術式打擊」、「印度空軍」和「印度反擊」成了印度推特上最熱的關鍵詞。
「全國人民都在慶祝我們英勇戰士的功績,我們軍隊的行動使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得到慰藉,我向戰士們及莫迪總理致敬!」
在26日的空襲消息傳出後幾小時,印度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阿在一個剛剛通電的村莊與村民一起慶祝時這樣說道。
據《印度時報》報道,慶祝現場環繞著「莫迪!莫迪!」的歡呼聲。
印度總理莫迪
「空襲提升了莫迪的強勢形象,給印度人民黨在選舉前帶來巨大優勢。」報道分析稱。
報道進一步指出,「不排除巴基斯坦實施報復的可能性,這或將使印度人民黨面臨新的壓力,但印度空軍成功穿越實際控制線並安全返回總歸是值得慶祝的」。
拿不出證據?印度空襲效果遭質疑
短暫的慶祝過後,印度的「煩心事」很快就來了。
2月27日,巴基斯坦軍方發布消息稱,巴方戰機當天擊落兩架通過克什米爾印巴實際控制線侵入的印度空軍戰機,並抓獲一名落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名為「阿比南丹」的印度空軍飛行員。
與印度不公布證據的做法不同,巴方直接亮出了被俘印度飛行員的照片和視頻。在視頻中,阿比南丹稱自己被照料得不錯,並且稱讚巴方提供的茶「很棒」。
阿比南丹
「空軍飛行員被俘似乎打擊了莫迪的氣勢,印度政府一時間陷入了沉默。」《紐約時報》2日報道說。
讓莫迪惱火的,恐怕不僅是本國飛行員被俘,還有外部日益增長的對印度空軍戰果的質疑。
路透社1日報道稱,印度空軍2月26日空襲的村莊中,只有一名村民確認受傷,而且只是傷到了眼皮。
有村民指認說,在空襲中沒有人死亡,「只有一些松樹死了,被砍了,還有一隻烏鴉也死了」。
除了對於傷亡人數的爭議之外,印度還聲稱擊落了一架巴基斯坦空軍的F-16戰機,巴方對此也予以否認,稱F-16並沒有參戰。
更直觀的證據來自澳大利亞一家名為「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智庫,該智庫網站1日發布文章稱,根據衛星圖像分析得知,印度此前對巴基斯坦的空襲沒有達成預想目標,彈著點離目標建築物有近200米的偏差。
遭受印度空襲地區的衛星圖片(網絡圖片)
事實上,在這些分析報道出現之前一天,印度空軍就已經悄然更正了此前的說法,印度空軍少將卡普爾在2月28日被問及空襲造成多大傷害時選擇了迴避,稱此時公布詳細傷亡信息「為時尚早」。
這下,輪到巴基斯坦網友對印度大開嘲諷了:
連印民眾歡迎阿比南丹的視頻也造假?
巴基斯坦網友的質疑,在印度國內也獲得了不少呼應。
「我不是在對空襲行動提出質疑,只是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提供空襲效果的衛星照片式完全可行的。」印度國會高官迪格維賈亞·辛格2日說道。
辛格等反對黨領導人敦促印度政府拿出能證明空襲效果的切實證據,這些聲音顯然惹惱了莫迪。
「不幸的是,時至今日還有一些黨派或個人對我們國防力量的勇敢發出質疑。」莫迪同日回應說。
莫迪對反對黨發出警告說:「有些人的評論和文章已經被巴基斯坦用作對抗印度的證據,這些人對於莫迪的反對已經演變成了對於印度的反對。」
但印度反對黨卻不吃這一套,「今日印度」網站3日報道稱,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前首席部長穆夫提對莫迪的說法表示不解。
穆夫提
「將質疑空襲效果的人稱作『反國家』的人,這著實令人費解。」穆夫提說,「我們完全有權質疑該行動的可信度,特別是在政府對細節做模糊處理的時候。」
目前,印度國內關於這場空襲仍然沒有討論出結果。就在今天(4日),印度空軍參謀長B·S·達諾阿告訴印度媒體,其實空軍只是負責完成擊中目標的任務,至於傷亡數量的統計,「那是政府的工作」。
達諾阿還理直氣壯地回應質疑者:「如果我們計劃襲擊這個目標,我們就會襲擊它,否則巴基斯坦總理為何會對此作出反應?如果我們把炮彈扔到叢林中,巴總理會回應嗎?」
種種爭論之中,小銳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
3月1日晚,阿比南丹被巴基斯坦釋放,回到了印度,他受到聚在邊界的印度民眾的熱烈歡迎。有印度人民黨成員為此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一段視頻,稱印度民眾在看到阿比南丹跨過邊境線的畫面後激動不已,陷入狂歡。
「看看人們對於莫迪多滿意,這是阿比南丹進入印度時,印度民眾的反應。」視頻配文說。
但是「今日印度」的「反假新聞工作室」經過比對後卻發現,這段印度人民黨熱傳的視頻是經過處理的,大螢幕上的畫面被替換掉了,原視頻記錄的是足球比賽進球後觀眾的反應。
該工作室給這段視頻標上了「3隻烏鴉」的評價。在印度,烏鴉數量代表謊言強度,而三隻烏鴉表示:
絕對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