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貧窮,叫吃龍蝦度日!
非洲 | 海鮮
白菜價格的非洲海鮮
Stonetown, Zanzibar | 魚市場
對於非洲我們的普遍印象是高溫、貧窮和飢餓,很多人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emmm……那麼高的溫度,好像也不用穿太暖)。
由於環境較為惡劣,所以適應性強的玉米和木薯成為了這裡的主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的起這樣的食物的。so~這裡的窮人為了活著不得不吃海鮮!
窮人竟吃海鮮?對!沒錯,對於只能窮到吃土的小編這是無法想像的。
然而,事實就是這樣子的啦……
其實,了解非洲的人都知道,在非洲的臨海地區,海鮮幾乎和我們的大白菜一個價!所以這些「廉價」食物一般當地窮人才會吃!
舉個例子吧,在歐洲購買一斤的魚翅單價高達500歐元,人民幣大約5000塊。可是在非洲,一堆剛剛割下來的新鮮鯊魚翅,一斤只要42塊錢人民幣,而那些我們通常吃不起的大龍蝦,只賣20塊錢一斤!
非洲的深海魚、珊瑚魚非常棒,比如非洲魚市場10元一斤的蘇眉魚,在我國國內一斤就好幾百,而且不光很貴,已經是保護動物,很難買到。
非洲是熱帶地區所以海鮮比較容易生長,產量也很多,但是很多人是不願意吃海鮮的,這與當地的飲食文化息息相關。
關於非洲的奇葩飲食文化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香蕉當飯吃,黏土是零食。龍蝦沒人管,魚翅當垃圾」。
在納米比亞,因為當地人不愛吃海鮮,成群的生蚝和龍蝦被棄置在海灘上乏人問津。而在盛產黃金的加納人們甚至把國家裡的野生蝸牛全部吃光,也放著海鮮不吃!簡直暴(ren)殄(xing)天(zhi)物(ji)!
非洲大多人不喜歡吃海鮮其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技術不過關,非洲人處理海鮮很多時候除了烤熟就是曬乾等,所以做出來的海鮮味道就不用說了。
而且在當地人眼裡,龍蝦、螃蟹之類這並不是什麼美味的食材,即使花費很大的勁去烹煮,也只有一丁點肉。這就導致了本地人都沒有吃海鮮的習慣,價格也才出售得如此之低。
除此之外,非洲大陸上的部落宗教信仰以及圖騰崇拜自然對詞多多少少也是有影響的,肯亞的某些部族不吃魚肉,因為他們認為魚和蛇一樣是「邪惡的動物」。
所以吃貨們有福了!那些我們平日裡吃不起的幾百甚至上千的「土豪」海鮮大餐,到非洲沿海國家終於可以盡情滴開吃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