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來說,「五眼聯盟」這支隊伍,可能越來越不太好帶了。
「五眼聯盟內部出現潛在裂痕。」
19日的一篇報道中,美國CNN如是判斷道。
而同一天,來自「五眼聯盟」兩個成員國的最新表態也提供了新的支撐——英國認為「使用華為技術及設備所帶來的風險可控」,而紐西蘭則宣布自家「大門仍向華為打開」。
緊接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外媒已將討論重點從「五眼聯盟會不會出現下一個叛逃者?」迅速切換到「誰將成為下一個叛逃者?」
是啊,下一個到底是誰呢?
連煤炭都賣不到中國了?澳大利亞眼看要撐不住……
這幾天,澳大利亞的心態,顯然比較複雜。
「因為海關延遲,中國買家決定不再購買澳大利亞的煤炭產品。」
19日,路透社報道了中澳貿易之間遇到的最新「挫折」:中國的煤炭交易商正在大幅減少對澳大利亞煤炭的購買,原因在於中國海關延長了澳大利亞貨物的通關時間。
報道指出,由於目前為止只有澳大利亞的煤炭受到影響,中國買家已紛紛放棄澳大利亞貨源,改為購買印尼、俄羅斯等國的煤炭。
「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原因,但最近幾個月北京和坎培拉之間的緊張關係因網絡安全等問題而增加。」澳大利亞新聞網在一篇報道中這樣猜測澳煤炭對華出口變故背後的原因。
其中的「網絡安全」,說的正是華為——在美國向盟友發出號召後,澳大利亞是第一個積極響應並宣布禁止華為參與其5G建設的國家。
正是這一緊跟美國的姿態,給中澳關係蒙上陰影,更在澳國內引發種種爭議,而諸如煤炭銷量受阻等負面消息更為反對禁止華為聲音提供了助力。
如今,英國的表態再次給澳大利亞國內分裂的輿論帶來新的衝擊。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網用「驚喜」一詞形容英國對華為的改口,並在報道中援引多名網絡專家的話指出:在網際網路時代,依靠禁止華為來控制網絡技術邊界「昂貴、不可能且毫無意義」,而相比之下,英國顯然已經作出了明智的選擇。
「我們的政府顯然嚴重誤解了網絡安全的含義。」報道說。
與此同時,更有澳媒看到了華為無法在澳大利亞被全面禁止的現實。
《雪梨先驅晨報》網站近期一篇報道就指出,儘管澳大利亞已宣布禁止華為參與5G,但澳政府依然給一項華為參與的研究項目撥款100多萬美元,此外,澳政府還出資支持派出本國學生前往中國(包括華為總部)參觀學習的「未來種子計劃」。
報道還進一步透露:目前為止,華為仍被澳政府列為未來5G工作諮詢組的成員之一。
「至今為止,坎培拉對華為的立場都是矛盾的。」澳戰略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亞歷克斯·喬斯克這樣指出。
加拿大歡呼:英國給了我們喘息的機會!
事實上,當澳大利亞陷入掙扎,「五眼聯盟」另一個成員國也坐不住了。
「英國批准華為參與5G網絡,將為加拿大提供喘息空間!」加拿大環球新聞網在19日的報道中忍不住這樣感嘆道。
報道採訪了密切關注事態進展的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情報專家韋斯利·沃克,後者指出:在英國做出「華為風險可控」的決定之後,加拿大官員忍不住「從場邊發出了歡呼」。
而讓加拿大感到振奮的原因很簡單——既然英國能給華為一個謹慎的綠燈,那麼這當然意味著「它將給加拿大帶來做出獨立決定的空間」。
「如果英國稱華為風險可控的觀點被證明是對的,那麼加拿大會獲得喘息的機會和時間,以抵制美國的壓力,並制定出類似的策略。」沃克說。
這一切,也讓小銳想起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所作出的預測:英國的最新結論對歐洲各國領導人將「有很大分量」,這種表率作用無疑將給美國說服盟國把華為擋在高速電信系統門外的努力予以沉重打擊。
目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動搖,已經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亦有外媒認為,「五眼聯盟」裂痕隱現的過程中,對中國反制措施的擔心,也助推了各國的矛盾心態。
例如在分析紐西蘭態度轉變的報道中,不少外媒都提到了紐西蘭國內對中新關係惡化所招致後果的憂慮,而近期中新間一系列合作活動的推遲更加劇了這種擔憂,並進而倒逼紐西蘭政府作出轉變。
對於這種將西方國家自身態度轉變與「中國反制」做簡單關聯的說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王朔給出了不同意見。
「中國談不上『懲罰』,兩國關係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如果你對我持有敵意,我跟你的合作當然要少一些。」王朔說。
在他看來,任何一個國家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五眼聯盟」國家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應該也對此都心知肚明。
「現實會促使這些國家更深入地思考政治經濟安全帳怎麼算,並由此做出利益平衡,不要因小失大,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為合作對雙方來說更重要,對彼此的利益更大。」王朔告訴小銳。
巧合的是,就在今天,《紐西蘭先驅報》報道了來自紐西蘭的最新消息:
總理阿德恩證實,經濟發展部部長戴維·帕克已收到邀請,將於4月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有望同時率領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
專家:誰也不願意為美國的政治操作而拋棄現實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對華為態度鬆動的風潮,也正在進一步蔓延至「五眼聯盟」之外——德國似乎也要不顧美國勸說,準備開門迎華為了。
據《華爾街日報》19日報道,一位德國官員透露,該國正考慮讓華為參與高速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一個接一個的利好消息,也讓此前始終支持中國的各國網友們感到振奮。
例如紐西蘭網友在紛紛表示支持本國最新決定的同時,也對美國開啟「嘲諷模式」:
英國網友則大讚英國表態非常機智,因為「他們知道使用美國系統的風險可比華為大」。
而一位美國網友也不甘示弱地開始了「自黑」:「美國採取的態度是:如果我們發明不了它,那我們就不能相信它。」
針對美國對5G技術的焦灼心態,王朔這樣向小銳分析:「現實情況是,誰先占領了5G市場,就可以引領下一次產業革命,這就涉及到國家戰略利益,所以5G不僅是市場問題,而是戰略博弈層面的問題。」
既是戰略利益當前,那麼「五眼聯盟」國家的矛盾心態也就不難理解:它們都承擔了美國的壓力,但同時誰都不願意沖在最前面充當打手。更何況這些國家均與中國有經濟合作,也知道華為技術是最好的。
「歸根結底,這些國家誰也不願意為美國的政治操作而拋棄現實利益。」王朔說。
在王朔看來,近段時間裡無論是「五眼聯盟」還是非「五眼聯盟」國家,其關於華為表態的種種混亂、前後不搭,所展現出的正是一種中美博弈背景下的矛盾心態。
但與此同時,如果從「五眼聯盟」內部的裂痕,就推算出這個老牌情報共享組織「要崩」,在王朔看來也不能成立。
「美國現在發出了一些警告,但是各個國家各懷心思。但總體而言,這些國家還是會跟隨美國更緊一些。兩面性一定要看到,不能只看到一面。」王朔強調說。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道(文/ 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