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王力紅裝傻,裝笨,想騙小妹妹!沒想到竟然被對方酸:你那麼小!誰做到你的老婆一定和你離婚....

@ 2019-03-06

大馬王力紅裝傻,裝笨,想騙小妹妹!沒想到竟然被對方酸:你那麼小!誰做到你的老婆一定和你離婚

受訪的家長則說,他們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應與孩子好好溝通,分析網絡交友的好處與壞處,並且要監督及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

李金龍(60歲):青少年求學不應戀愛

「我認為青少年之所以為情所困而自殺是因為思想問題,他們太過早熟,但思想卻不夠成熟,以至於他們沉迷網絡戀愛。

我認為,不管是不是網戀,青少年在求學時期不應該談戀愛,他們還沒有經濟基礎及會影響學業,等踏出社會後再談戀愛也不遲。

家長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應分析事件帶來的正面及負面的影響給孩子們知道,讓他們有正面的訊息,否則不只影響學業,更會讓家人失望。」

薛小姐(23歲,學生):網絡交友需有防備心

「我覺得透過網絡交友有利也有弊,但最重要的是要小心及有防備心。網絡交友無疑是可以認識更多人,擴大朋友圈,但我認為不要太輕易的約出來見面,應先溝通及了解。

我身邊也有朋友透過網絡交友並穩定交往的個案。我以前也試過在網絡上交友,但只是同鄉的友人,現在也是普通朋友。

我認為不能因為一宗網戀失敗而認定所有透過網絡交友都是不好的,我覺得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心理治療師梁惠美:從小教育孩子解決問題

心理治療師梁惠美認為,失戀屬於一個過程,葉錦輝的父母及朋友已做了他們該做的事,其朋友在適合的時候給予關懷及在最短的時間內回應死者,是正確的做法。

「我認為父母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她說,自殺的念頭是一剎那的,一旦過了那一剎那,自殺者需要更多勇氣。

行為轉變應開解陪伴

她表示,如果親友發現身邊的人行為轉變,身為親密好友者必須負責開解及陪伴他們,讓他有機會說出心裡話,且做好防範措施,不讓他一人獨處。

「另外,親友可從繼續追問的方式,獲知身邊的人慾尋死的原因及方式。」

不過她說,認真尋死的自殺者並不會在尋死前給予預告。反之,會在尋死前發出訊息的自殺者,其實尋死的意願並不高,只希望得到親友的關注。

林和鴦(67歲):家長應限制孩子上網

「我認為不能讓青少年過度沉迷網絡,家長也要監督及限制孩子上網,不要讓他們胡亂結交朋友。我孫子每天也只能上網兩個小時,之後就要讀書溫習功課,不能把太多時間花在網絡上。

我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家長應要與孩子溝通,告訴他們網戀的不好之處,以溝通方式引導他們走向正路。

現今社會有太多青少年自殺案,我覺得都是家庭方面缺乏溝通而引起。」

陳建禮(16歲,學生):網絡交友要先溝通了解

「我曾在網絡的一個聊天室結交新朋友,一群人在一起聊天,而且我們幾個聊天室的朋友也試過一起出來見面。

我覺得網絡交友不是不好,但要先溝通及了解。

此外,我在臉書上只會添加已認識的朋友,其他陌生人並不會加為好友,而且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臉書上,通常也只是看看朋友的近況。」

文橋輔導室主任梁婷婷:約見網友找朋友陪伴

文橋輔導室主任梁婷婷表示,儘管網戀是不切實際的交往方式,但網戀仍不斷發生。

她鼓勵民眾,若認為從網絡認識的對象印象不錯、且可深入認識時,可與一群朋友相約到公共場合相見。

父母應了解孩子感情關係

「在這個電子產品普及化的社會,我們更需要與周邊的人有更多活動,以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多互動。」

她指出,父母及孩子的關係必須保持良好,平日更加留意及陪伴孩子,協助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父母可從旁勸導,並無時無刻了解孩子的感情及關係。父母在這方面的拿捏非常重要。

「青少年的人生經歷不多,抗壓能力也很低,因此父母必須將可能性會發生的例子與孩子交談,並了解孩子的本性,注重生命的教育。」

劉姵利(16歲,學生):臉書只加入認識朋友

「我不會在臉書上認識陌生的新朋友,只會在臉書上加已認識的朋友,對於一些陌生的朋友請求,我也一概不會確認。

我對於網絡及臉書上的所發布的一些資訊不會太相信,畢竟網絡世界真真假假,保持不相信的心態總比誤入陷阱好。

我認為因網戀而為情自殺的青年應該是一時想不開而走向絕路,因此我對於網絡上交友有所保留。」

陳建良(14歲,學生):交網友不透露太多資料

「我在假期時,一天約用12小時在網絡上打遊戲,而我也會在臉書上認識新朋友,但不會亂去發送好友請求。

我認為在網絡上交友可以普通聊天,但不要約出來見面,同時也不要透露太多的個人資料。

一般上我只會告訴對方自己的名字,其他資料一概保密,以保障自己。」

楊小姐(21歲,學生):網絡世界有所保留

「網絡世界是虛擬的,很多人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找不想要的東西而從網絡世界尋找到。惟我認為,人們網絡上所展示的東西只是生活的一面,通常大家都喜歡把自己好的一面放上網絡分享,但往往這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我對網絡世界有所保留。

我身邊的男性友人曾在網絡上被勒索。

他當時在臉書上加了一名美女朋友,對方竟要求視訊聯絡並展示不雅的舉動,友人也照做回應,殊不知對方已經錄下影片並勒索1萬令吉。之後更發現原來數名男性友人都中招,惟他們都沒有付款。」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