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局勢有變?俄戰略重器悄然抵達,美國若再逞強恐將有來無回!

@ 2019-03-05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黑海是俄羅斯海軍進出大洋的兩個重要出海口之一,歷來被俄視為戰略要地。在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俄方憑藉地理優勢逐步加大對該海域的實際掌控。一方面是為了應對烏克蘭對克島的窺覬從中作梗,另一方助力俄黑海艦隊突破美國及西方聯軍的圍堵。不過,隨著俄烏關係的持續僵持,美俄圍繞黑海水域的對抗正日趨激烈。

據環球軍事網3月4日報道,據國外社交媒體上出現的照片顯示,俄羅斯海軍升級版"基洛"級潛艇從克里米亞半島黑海之濱的軍港塞瓦斯托波爾出動前往黑海執行任務。據悉,該潛艇是俄黑海艦隊636型"基洛"級潛艇中的一艘,以強大的靜音性能著稱,被西方譽為"大洋中的黑洞"。對封鎖目標海域、摧毀敵方水面力量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震懾作用。

而此次悄然抵達黑海水域,最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該型潛艇接下來將要執何的任務。根據俄軍歷來對軍力調配的慣例來看,出動具有戰略意義的武器裝備,往往預示著俄羅斯即將面臨一場危險的軍事交鋒。目前黑海水域的局勢走向總體上還圍繞著俄烏關係展開,尤其是本月低烏總統大選可能會引發的俄烏軍事對峙。如果此前美海軍多次造訪黑海興風作海是為了給波羅申科政府助勢,那麼此次"基洛"級潛艇出現在黑海,極有可能是俄羅斯的一次戰略布防。以該型潛艇所具備的優秀性能,任何水面力量若想忽視其存在公然進入防區內,很難逃脫被獵殺的命運。

另外,派出"基洛"級潛艇的針對性也非常明確。考慮到美海軍對地打擊能力以及克里米亞半島對俄的重要性,俄羅斯不會視美國的威脅於不顧,尤其是如何應對戰時的突發情況。沒有證據顯示美國關鍵時刻不會痛下殺手。所以,任何企圖攻擊克島的水面艦艇都需要時刻在俄羅斯準確、致命的攻擊範圍內。同時,也正是由於這款潛艇的出現,基本上也可以視為是黑海局勢出現動盪的前兆。對於美國而言,接下來在與俄羅斯的較量中也必需要拿出一些看家本領,否則僅以武力逞強恐怕界時將換來個有來無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