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現實中發生的一幕,仿佛曾經在夢境中出現過。難道夢真能預測未來嗎?
對於這個問題,茱莉亞.莫斯布里奇(Julia Mossbridge)的看法是肯定的。莫斯布里奇(下圖)是美國西北大學的訪問學者,Focus@Will實驗室的科學總監。
一次「預知夢境」的親身經歷讓茱利亞.莫斯布里奇博士(Dr. Julia Mossbridge)有了不同的看法。她認為,「預知是一種心理上的時間旅行,以獲取訊息。」「我們習慣將物質世界的規則應用於心智領域,但這是一個不同的領域,可能有不同的規則。」
據外媒inquisitr報道,這位神經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她分析了32年來有價值的科學研究,這些研究考察了預知現象:人類大腦和身體預測未來事件的能力。
莫斯布里奇表示,把所有實驗結果結合起來,就能清楚地看到,人體在未來發生重大事件前就已經發生了變化—提前幾秒鐘警告我們的無意識大腦,可能會發生什麼。
莫斯布里奇是一位認知神經科學家,她和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一起研究心理時間旅行。她和友人的共同著作《超然心智》(Transcendent Mind: Rethinking 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去年由美國心理學會發表。
這本學術著作的出版,是研究「預知」領域科學家們的一個重大進展。
莫斯布里奇曾經親身經歷過預知夢境,這個經驗讓她開始研究這個領域,「我曾經做了一個預知夢,真的讓我太震驚了!」
她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一次她急切地感到要檢查她兒子的自行車,似乎有什麼大事要發生,這時她注意到房子後面的電錶著火了,要是晚點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莫斯布里奇認為,預知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反應,一種符合科學規律的生物功能,這種現象之所以看起來超自然,只是因為還沒有被科學所理解。
對於那些相信做夢或其他經歷能預測未來的人,莫斯布里奇提出了一套標準來確定預知是否存在,包括一個夢或經歷與真實事件至少有2個具體的共同點;預感和預測的事件之間時間不應超過1周,無法解釋夢境與真實事件之間的聯繫。
在研究心智感知領域之外,莫斯布里奇也參與其它各種很妙的工作項目。她的角色包括莫斯布里奇研究所主任,諾貝爾科學研究所創新實驗室主任,西北大學訪問學者。
她的日常工作包括操作富有同理心的機器人、開發應用程式幫助人們瞭解自己的直覺、測試自己的心智能力,以及教導矽谷工程師關注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