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對台灣同胞利益福祉的關心關懷。「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人要幫中國人」,情真意切的話語暖人心扉,在兩岸社會產生強烈共鳴。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環球課題==》 環球課題
福建晉江圍頭村,是大陸離大金門島最近的漁村。當地的「戰地公園」記錄了曾經的創傷,不遠處還有一座「新娘主題園」,今昔對照,耐人尋味。
「硝煙散盡,炮台變舞台。」村黨支部書記洪水平說,「圍頭現在有147對兩岸夫妻,嫁過去137人,娶過來10人,我們這裡是『兩岸一家親』的縮影。」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兩岸同胞要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習總書記說出了我們的心聲。兩岸同胞要一同守護和平,不能讓戰爭悲劇重演。」他說。
1992年,村民洪建財的女兒洪雙飛成為村裡第一個嫁到金門的大陸新娘。當時洪建財曾有顧慮:「萬一又打起來怎麼辦?」但他想著,「不會的,百姓都希望兩岸和平,我們的關係會越來越好。」
如今洪建財女兒的兩個小孩都大了,這個大家庭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說,從以前隔絕對峙,到如今親家往來,我們對戰爭的傷害與和平的可貴有切身體會。兩岸中國人都希望過永遠平安幸福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和平的環境。
「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擲地有聲,受到兩岸社會尤其是台灣各界高度關注。
台灣作家王豐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體現了對台灣同胞的真情和善意。當前,民進黨當局為了選舉私利,不斷挑釁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傷害台灣同胞利益福祉,令人憂心和憤慨。
對於近期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大肆挑釁攻擊大陸,宣稱台灣要「把軍事準備做到最充足」,台胞陳清隆深感不滿:「這些人為謀取權力不惜危害台灣人民的利益福祉,我們堅決反對!他們這麼做是要承擔後果的,是會被唾棄的!」
「我們不要戰爭,而要追求美好的生活。」目前在廈門工作生活的陳清隆對和平環境格外珍視,因為他和父親都曾在金門當兵。
他義正詞嚴地說:「追求和平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期望。我相信台灣人民會一同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也呼籲台灣人民這時候不該沉默,要向民進黨當局嚴正表達立場。爭取和平是我們對家人、對下一代應有的責任。」
「兩岸老百姓都希望穩定,要的是安居樂業。」台商李凱來1998年到大陸工作,從深圳到武漢、上海、瀋陽,後來在江蘇崑山落腳生根,目前是蘇州麥瑞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事業有成的李凱來說:「大陸經濟發展非常好,對台胞的服務措施不斷完善,讓我們越來越有獲得感。」
過去30多年來,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擴大深化,成果惠及廣大同胞。尤其近年來,大陸持續推出政策措施,落實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承諾。「31條惠台措施」實施一年來取得良好效果,提升了台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便利化,台胞享受同等待遇在更大範圍和更多領域得到落實,台胞有更多參與感、獲得感和融入感。
在重慶從事工程技術諮詢工作的台胞林先生說,近年來大陸各項惠台政策措施一一落地,給在大陸的台胞帶來諸多便利。例如台灣居民居住證的制發,讓台胞在諸多方面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同等待遇。
來自高雄的劉其享擁有博士學位,但在台灣卻遇到就業困難。得益於大陸關心支持台灣青年發展的政策措施,他跨過海峽,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台,目前是湖北經濟學院的一名副教授,去年還榮獲「湖北青年五四獎章」。
2018年,台生報考大陸高校人數、台青來大陸就業人數以及由大陸就業創業機構提供服務的新增台企數量,都保持兩位數增長。越來越多台胞特別是台灣青年一代選擇來大陸發展,實現人生理想。
「我們熱忱歡迎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與期待的話語,讓劉其享十分感動:「我們在大陸發展很安心,在大陸工作、生活更有家的感覺。」
崑山市台協會會長宗緒惠說,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機遇和祖國大陸關心,一批台灣鄉親在大陸奮鬥、拼搏、參與、收穫,不斷迎來事業發展的春天。「對我們來說,台灣和大陸都是故鄉。」
台灣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鄧哲偉經常往來兩岸,在微信朋友圈裡分享了許多兩岸友人親切互動的照片。
「在兩岸交流中,我時刻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大家真誠交往、互相幫助,感情越來越深。」他說,「我每次去北京,好友侯哥總會帶我到處走走,哪怕我朋友去,他也當作兄弟照料。我去大陸,南京好友培林常常特地飛到我在的城市來見一面。」
鄧哲偉認為,他和大陸友人之間的這份情意,就是「中國人要幫中國人」的具體體現。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無法改變的。
今年初,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軟著陸。「我看到新聞也深感驕傲。身為炎黃子孫的後代,兩岸中國人要有追求統一的決心,也要有振興中華的信心。」鄧哲偉說。
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兩岸中國人才能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宗緒惠說,兩岸同胞應當攜手同心,共擔責任,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記者劉歡、許雪毅、何磊靜、劉恩黎、章利新、劉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