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講「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又稱濕毒)遇寒則濕寒,遇熱則濕熱,遇風則風濕。濕氣纏身,則虛不受補,如隔山打牛,同時也是諸多慢性病的根源所在,所以對於濕氣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切不可大意。
體內濕氣重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分別是:
1:愛出油:體內的濕氣太重,頭髮跟臉上都喜歡出油,無論是夏天跟冬天都容易油膩膩的。
2: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徵。
3:沒有飢餓感,加上食慾不佳:吃一點東西就變得胃脹,平時有隱隱的胸悶感。這種感覺就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這是因為濕氣重是會影響到胃腸能力的。
4:濕氣重的人經常感到人體尤其睏倦:懶得活動,頭重如裹,頭腦不清爽,關節沉重,渾身酸痛,有這些病徵,一般是濕氣重引起的。
其實濕氣雖然難以根治,但是通過按壓以下五處穴位,可以從一定的程度上減輕濕氣為人體帶來的不良症狀,這五個穴位分別為:
1:極泉穴
極泉穴位於人體腋下動脈脈搏處(腋窩定點),長期按揉極泉穴,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濕氣過重而帶來的肩腿酸痛,還可以緩解心火旺盛這一症狀。
2: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膝窩正中(人體的膕橫紋中點),處於人體膀胱經上,而膀胱經則是人體相對主要的一條排濕經脈,所以多按壓委中穴對排除濕氣,緩解濕氣症狀有很大的幫助。
3:足三里
作為人體中較為全能的穴位,時常推拿足三里不僅可以祛濕,還可以健脾養胃。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的位置。脾生痰,而濕氣過多則會造成痰多咳嗽,所以適當按壓足三里,可以有效緩解多痰咳嗽這一症狀。
4:肘窩穴位
人體的肘窩包含著兩個祛濕穴位,尺澤穴與曲澤穴,尺澤穴位於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而曲澤穴位於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這經常按揉這兩個穴位,不僅可以祛除濕邪,更可以起到瀉火寧神的功效。
5:承山穴
承山穴亦是位於膀胱經上的穴位,膀胱屬排濕經脈,當我們微微施力墊起腳尖, 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長期按揉承山穴,可以生髮陽氣、排除濕氣,按揉承山穴時,會出現輕微酸痛感。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這一些能有效去濕氣的食物,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經常搭配吃,效果很不錯!
1:薏米
薏米是專門可以去除濕氣的食物,對於濕氣重的人群來說,平時可以煮一些薏米水,或者煮薏米粥吃,都是很不錯的祛濕吃法。但對於有胃寒的患者來說,是不能經常吃薏米的。
2:山藥
山藥,對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胃食物,而且男女老少都可以吃,對身體都非常好。山藥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那就是可以去濕氣,去水腫,促進血液循環的加速。
3:苦瓜
苦瓜,是一個很好的開胃食物,具有利尿益氣、清熱解暑、去濕氣的功效,對人體是非常好的,就算不喜歡吃,也要把牠吃下去。
4:綠豆芽
綠豆芽吃起來是比較爽脆的,還具有去除濕氣、利尿去水腫的作用,關鍵是吃了它還能減肥哦,這個對於女性來說,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