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中國有6億近視患者,大學生近視率更是超過了90%
不良的用眼習慣會導致睫狀肌對晶狀體的牽引力下降,晶狀體的厚度就會增加,屈光力變強,光線聚焦就落在了視網膜前,就形成了近視。
近視是因為晶狀體變厚,但晶狀體位於眼球內部,難以手術操作,而對光線屈光力最強的結構是眼角膜,它剛好又位於眼球最外側。
所以,屈光手術(近視眼手術)在發展過程中都是對眼角膜進行削薄,讓光線重新聚焦到視網膜上。
眼科醫生自己都戴眼鏡,近視手術真的靠譜嗎?這恐怕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
實際上,任何手術都無法保證百分百無副作用,即便是在中國發展了30年的近視眼雷射手術,術後人群中也有不到1%的機率會出現眼乾、炫光、飛蚊症等併發症。
圓錐角膜
不僅如此,近視眼手術發展過程中,最備受指責的是曾出現過「圓錐角膜」,這有可能導致失明。
眼球存在眼壓,這個壓力把眼角膜向外頂 ,正常人的角膜厚度足以抵抗壓力,但做過雷射近視眼手術的人,眼角膜如果被過度打薄,就有可能被眼壓頂出,出現「圓錐角膜」。
而這種情況最優的治療方案只有眼角膜移植。
眼角膜
不過,現在的近視眼手術已經足夠發達,不可能出現圓錐角膜這種情況。
眼科醫生都會測量每一名患者的角膜厚度,正常人角膜厚度在550微米左右,近視度數降低100度需要打薄15微米角膜厚度。醫生會進行計算,角膜厚度低於460微米和天生角膜薄的人是無法進行手術的。
用雷射打薄眼角膜非常安全,屬於精準切割,並不會傷害到眼部其它組織。
雷射是利用惰性氣體,氬和氟混合,當氣體分子被激發後處於不穩定的激發態,在回到基態的過程中會輻射出人眼看不到的193納米的紫外光,這個紫外光只會打破眼角膜分子的化學鍵,並不會穿入眼球內部,在電腦的精準控制下也不會損傷眼部其它組織,它屬於冷雷射,不會產生灼熱感。
所以,在正規醫院做近視眼手術肯定是安全的。
近視眼手術在30年時間裡經歷了幾個階段,每個新技術的出現都是一次完善。
PRK
1987年,近視眼雷射手術開始臨床使用,這項技術叫PRK(雷射光學角膜切削術),手術過程非常簡單,先將角膜的上皮去除(上皮在一周內會自行修復),然後通過雷射將角膜基質氣化,削薄。
PRK在現在看來有許多缺點,首先是手術過程簡單粗暴,患者會在幾天時間內有明顯疼痛感,並且視力恢復較慢,眼乾眩光等併發症多,有可能出現矯正不足或矯正過度的情況。
由於直接在表層削薄,如果是疤痕體質的人可能會留下疤痕。
LASIK
1992年,改進後的技術LASI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開始進入臨床使用,與之前的技術相比,LASIK先用角膜刀製作了一個厚度130微米的角膜瓣,翻開角膜瓣通過雷射削薄角膜後,再合上角膜瓣。手術過程無痛,恢復更快也不會產生疤痕。
LASEK
到了1997年,更先進的LASEK(準分子雷射上皮下角膜磨鑲術)開始進入臨床使用,此前的技術是利用角膜刀做一個130微米的角膜瓣,而LASEK是通過乙醇溶液將角膜上皮約60微米厚度掀開,雷射打薄後再蓋上,這種技術能保留更多的角膜,適合角膜薄和度數高的人,無刀口,降低了風險。
半飛秒
2006年,更先進的雷射技術「半飛秒」開始進入臨床使用,半飛秒所使用的是人類能在實驗室中獲得的最短脈衝,也就是能更精準打薄眼角膜。此前都是手工製作角膜瓣或去除角膜上皮,而半飛秒是利用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雷射穿過角膜在電極作用下產生氣泡分離角膜,實現了全程無手術刀。
提高了操作精度,更安全,降低了併發症機率。
但是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上述任何一種技術,都需要大口徑切開角膜外層,進行雷射打薄,再合上。就算手術恢復了,切割面的角膜層也不可能完好如初地生長在一起。所以經常進行劇烈運動的人就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2年更先進的「全飛秒」技術出現。
全飛秒與之前技術的最大區別是:此前技術都需要在眼球上開一個20毫米的切口,而全飛秒只需要開一個2毫米的微創切口,降低角膜瓣移位的可能,將損傷降到最低。
全飛秒的操作方式也與之前有很大區別,雷射會穿過角膜表層,在角膜內切割基質,然後再開一個2毫米的切口將角膜基質取出。
舒適度、安全性、精準度都更上一層樓。
ICL
而對於那些高度近視,角膜較薄不適合做雷射手術的人,目前有一種ICL技術(可植入式隱形眼鏡)。可以將晶體永久性植入眼部的前房位置,10分鐘時間,整個世界都變得清晰了。
這個手術是可逆的,隨時可以取出,切口只有2毫米,恢復非常快,手術後第二天就可以工作了。
如此成熟的技術,為什麼眼科醫生自己還戴眼鏡呢?
理由還是非常多的,首先手術年齡要求18歲到50歲之間;除了ICL,其他手術的角膜厚度要符合標準才能進行手術;再加上全飛秒價格略貴超過2萬元,ICL價格3萬元;術後有極低的機率出現併發症,常見情況是眼部乾澀和夜晚炫光;眼部不能有疾病歷史;眼睛度數在2年時間內需要穩定。
最主要的一點是手術只是給你一次視力重置的機會,並不是做了手術就再也不會近視,如果工作需要眼部長期操勞,手術後依然會近視,所以很多人選擇不做。眼科醫生經常需要進行手術開刀,眼部需要長時間精力集中的,所以做了手術還會近視,那又何必做呢?
並且部分人近視度數較低,完全不影響日常生活,戴眼鏡反而顯得斯文穩重。當然,不戴眼鏡的眼科醫生,很可能就做過近視眼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