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訪美大戲 韓柯較勁的主戰場…

@ 2019-02-25

2019-02-25 00:32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政忠

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就任後首度出訪,昨天率團前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 記者陳嘉寧/攝影分享

春暖花開,百里侯出訪秀接連登場,台北市長柯文哲、高雄市長韓國瑜出國拚外交,春江水暖鴨先知,「北柯南韓」鴨子划水,兩人劍指何方,當事人才心知肚明。

九合一大選後,柯文哲、韓國瑜首度出訪,一人往西到以色列、一人往南訪星馬,看似分道揚鑣,但一個多月後,美國將是兩人交集點,「北柯南韓」又將殊途同歸。政治人物出訪從來不只是單純的拚外交,重點是能在國內激起多大的政治想像,如何「出口轉內銷」才是真正關鍵。

柯、韓出訪背後都有深層的政治意涵,甚至被視為下一趟出訪的「暖身操」。柯文哲出訪前曾高分貝質疑「喊台獨又取消徵兵制」,國防力量能撐多久?他昨訪以色列時又直言,台灣當兵都在「浪費時間」。國防、外交是總統權限,柯文哲日前透露,他會研究募兵制、徵兵制「是美國老大哥意見」;以色列向來親美,從以色列談國防,柯文哲彷彿找到一條通往美國的巧門。

對於農委會將以國家隊概念成立「台灣農產品外銷平台」,韓國瑜日前曾重批「腦袋瓜有問題」,韓國瑜近日親赴星、馬簽約找訂單,直接挑戰蔡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成績。韓國瑜訪問美國前將先登陸訪問,支持九二共識、和平協議的韓國瑜,此行將觸碰民進黨最敏感的兩岸神經,不僅台北關注、華府也必拭目以待。

美國行向來被視為挑戰總統大位的「關鍵之旅」,台灣距美國逾一萬兩千公里,其實最遙遠距離不是從台灣到美國,因為搭飛機十幾個小時就到了,但從市政府到總統府,可能好幾年都辦不到。柯、韓繞過半個地球後,從美國再出發的下一個目的地在哪裡,兩人的「最後一哩路」很快就要浮出檯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