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老根先老,寒從腳下生。」
這句古訓是有道理的。因為,地屬陰,人身上腳接觸的地氣最多,寒冷的季節,如果不注意足部的保暖,陰寒之氣會從腳蔓延到腳踝、小腿、膝蓋、大腿、臟腑。如果年輕時不注意腳的保暖,到年老陽氣衰退時,不少疾病就會找上門來,不由得拄上拐杖,甚至在輪椅上度過晚年。所以祖先們早有結論:「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寒從腳起。」「樹老根先老,寒從腳下生」。
「火在上,寒在下」,寒氣是往下走的,寒氣進入人體後,會從臀部往下沉,一直到大腿、膝膕窩、腳,所以,腿是寒氣大本營!
一個方法,三重功效
位置:把手從腳上的內踝處開始拍打,一直拍到膝蓋的內側面就可以了。
次數:從腳踝到膝蓋邊上拍35下為一次,也可以是隨意的一個數字,但是要拍到小腿覺得舒服、溫暖為好,切忌用力過大。有人拍100下為一次,有人拍66下為一次,隨意選擇。
1天拍2輪(睡前一次、起床一次),兩條腿都要拍,也可以是搓揉、點按都行。
通過適當的按摩,也能達到暖膝的目的。
1、摩湧泉穴,右手揉左腳,左手揉右腳,每天早晚100下,接著揉腳趾100餘下。
2、揉氣沖穴(大腿根內側),此穴下有一條動脈,先按揉氣沖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腿腳有熱氣下流感。
3、腎俞穴(兩邊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餘下。
人體內部就是一個獨立的循環交通系統,裡面流通的是精氣血的相互作用結果,運行通暢,則身體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