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製作出精品黑松盆景,你必須要掌握的技法——疏葉切芽法

@ 2019-02-22

盆景製作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當我們拿到一顆盆景素材,單純的能養活它,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養壯它,只有長勢旺盛了,才可以大刀闊斧的去整形,才不至於被折騰的奄奄一息,這可以說是搞盆景的基本功,對植物能做到收放自如,可以養的枝繁葉茂,也可以控制得生長緩慢,根據每一個樹種的生長習性,做到胸有成竹,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去做造型工作。

經常遇到一些盆友,把上盆沒多久,長得慘不忍睹的樹樁拿出來問我:「老師,這顆該怎麼整」,怎麼整啊,你這是在難為我呀【捂臉】,你首先應該把它養壯實了,然後再去研究造型,盆景造型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千萬不可急於求成。

今天講的是松類盆景在造型上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技法,疏葉切芽法,也可以說是短葉法;此技法基本適用於松類植物,下面要講的是黑松盆景在實際操作中的疏葉切芽。

黑松這種植物在自然界中,針葉相當長,這對於盆景造型來說顯得美中不足了,那就要想辦法來縮短黑松的針葉;根據前輩們的一些經驗和我在實踐中摸索的一些方法,來跟諸位盆友做個詳細解說;寫文章不是我的強項,我只想把好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記得關注我,在此表示感謝了。

黑松的疏葉要放在每年的冬季休眠期進行,疏葉就是把老葉剪掉一部分,有盆友會問,我用手拔行不行?也不是不行,如果是枝條粗壯的,你就拔,若是細細的柔弱枝,你就剪,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具體的疏葉要疏掉多少,要根據樹勢的強弱來決定,樹勢強的就多疏些,另外還要看整棵樹各枝的強弱,強枝多疏,弱枝少疏,調節各個樹枝的長勢,力求達到長勢均衡,記得不管怎麼疏剪,都要保留原有針葉的60%。根據造型需要,對於想要留枝 出枝的部位,那個部位的老葉一定要留住,有老葉就有芽點。

黑松的疏葉不僅是為了調節樹勢,還能把各枝的空間感呈現出來,又能保證了通風見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來年的切芽做準備,疏葉均衡了樹勢,積攢了營養,來年切芽後,冒出的二次芽就會長勢良好,這個道理一說就很明顯了。這也是為什麼說疏葉和切芽不能同時進行,如果同時疏葉和切芽,那麼就會大傷元氣,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和過來,那就得不償失了,切記不要這樣做。

切芽的時間一般是在5--7月,這個時間是春芽的活躍期,長勢非常快,切芽從芽柱的底部切除,破壞了芽柱的生長格局,養分就會轉移給多個老葉間的芽點,逼迫芽點生長,長出來的芽我們叫二次芽,而且長出來的針葉也會變短,這就是黑松的短葉法。

二次芽的長成時間需要兩個月,根據造型需要,如果是想要短葉,切芽時間上要選擇晚一點,地域不同,氣候條件也不一樣,這就要自己靈活運用;如果切芽的目的是要留枝,那就早點切,讓二次芽有足夠的時間長成小分枝;另外就是用切芽的方法均衡樹勢,這是對於基本成型的盆景來說的,春季各枝條頂端的春芽開始冒出,然後我們會看到每一條枝上的春芽長短不一,顯而易見的就看出來了,哪是強枝 哪是弱枝了,對於強枝要剪去芽長的三分之二,弱枝剪去芽長的三分之一,對於極弱枝不要剪,很快樹勢就會得到均衡。在黑松針葉展開以後,增加日曬時間,和適量的控水,可以加快針葉成熟,並且枝葉呈墨綠色,短葉效果也會很好。

黑松的這種整形技法,需要在實踐中逐漸的摸索,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掌握,並沒有準確的標準教程,細節上要根據樹勢強弱,所在地域的氣候以及生長期長短靈活運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