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頭髮差?春日補脾正當時!

@ 2019-02-21

剛剛過了闔家團圓的春節,浪漫的西方情人節,馬上又要迎來熱鬧的元宵節,預示著春天腳步的立春、雨水等節氣也將翩然而至。

節日裡親朋好友相聚一堂,宴席不斷,再加上回家之路舟車勞頓、睡眠時間少、季節交替變化,好多人的身體容易出現不適。小編在這里為大家提供幾個春日養生的方法,幫助身體「充足電」,也為頭髮「上好弦」,驅散疲勞,以備戰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春日養生·重養脾胃

頭髮是「血之餘、腎之華」,與脾胃、肝、腎都有密切的關係。肝藏血,肝血充分,頭髮就能有充足的供血;脾主運化,負責把營養成分運輸到全身,包括毛髮;腎中精氣是人體的根本,頭髮的生長、健康狀態的維持都與腎密切相關。

中醫藏象學說認為: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共同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也就是說,人體的氣血(相當於我們所說的能量)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的。又說脾胃是「後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就像人體的食品加工廠和配送中心一樣,把吃進去的各種食物變成各組織器官維持功能需要的氣血,並把這些營養物質送到全身各處。脾的消化功能差,氣血生成就不足,頭髮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營養,自然會出現頭髮乾黃、稀少的情況。

那麼,如何養脾胃呢?

往下看

養脾胃需靜心 ,使肝氣不橫逆,讓脾脾胃安寧,這樣脾胃運化功能才得以正常運轉,達到健脾養胃的目的。因此, 春天要少吃酸味食物,適當增加甜食,以養脾氣。另外根據春季萬物升發的特點,要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避免助陽外洩,是肝升發太過而克制牌。

春天時春風也比較強勁,要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注意隨著氣溫變化增減衣服,順應春季多變的氣候保暖防寒,不讓陽氣受遏。

在食補方面,營養專家給出了以下的建議:

1、正月裡可適當多吃些小米、山藥、鯽魚、藕、芋頭、大棗、蘿蔔、蓮子、韭菜、菠菜等食物,並可選用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白菊花、首烏粉及補中益氣湯等,以達到健脾利濕的目的。

2、為了保護脾胃陽氣,日常飲食應適當進行調節,保持五味不偏,少吃生冷、黏膩、辛辣食物,多吃新鮮蔬果。

3、口乾舌燥、咽痛音啞的人,可以吃些梨,以生津潤肺、止咳化痰,但不宜過食。脾胃虛寒或者血糖偏高的人,不宜吃生梨,可將梨蒸煮後食用。

最後,分享幾則春季養脾胃小食譜,簡單易上手,分分鐘做起來~~

花生小米粥

小米50g

花生仁50g

紅小豆30g

桂花糖、冰糖適量

做法

將小米、花生仁、紅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然後淘洗乾淨,待用;鍋中註入適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紅小豆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0分鐘;放入小米,煮至米爛,花生仁、紅小豆酥軟,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

功效

小米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內熱者及脾胃虛弱者更適合食用它。

紅棗豬肚湯

材料

豬肚1個,瘦肉100克,紅棗,白果各10克,生薑10克。鹽3克,雞粉1克,白糖1克,胡椒粉少許,幹生粉適量。

做法

將豬肚加干生粉,用手抓洗乾淨,切成塊,瘦肉切成厚片,生薑去皮切片。鍋內燒水,待水開後,投入豬肚、瘦肉,用中火煮盡血水,撈起。另用瓦煲一個,加入豬肚、瘦肉、紅棗、白果、生薑、水適量,用小火煲約50分鐘,然後調入鹽、雞粉、白糖、胡椒粉煲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

豬肚性溫,有補虛損、健脾胃的作用。

素炒三鮮

材料

荷蘭豆200克,蘆筍200克,鮮百合150克,油、鹽、糖適量。

做法

荷蘭豆去根,洗淨,切半;鮮百合剝開,浸泡一下,洗乾淨備用;蘆筍洗淨,切好,略焯水,過涼水;油燒熱,放入荷蘭豆,略翻炒;加入蘆筍,翻炒;八分熟時,加一點蠔油、鹽、少許糖;最後加入鮮百合翻炒出鍋。

功效

清爽可口,有助於消化,而且能補養脾胃。

春日養脾胃的小知識你學會了麼~快快動手做起來吧~藥補不如食補,養護頭髮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