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丨鄭誠恭 劉少紅
撰文丨盆景世界
鄭大師與到訪的「盆景世界丨2018臺灣庭園與盆景文化之旅」成員交流
鄭誠恭先生,臺灣省雲林縣人,1954年生。1980年開始盆景專業創作之路。經過多年的學習與探索,他開創性地提出柏樹盆景「絲雕」的概念、技藝,並研發出一整套專業絲雕工具,創作了大量堪稱經典的柏樹盆景作品,被譽為「絲雕之父」。
鄭誠恭作品(真柏)
絲雕同日本盆景的樹幹雕刻法相比,更注重突出雕刻的細部紋理,更接近天然,更接近千年古柏在自然條件下所形成的舍利幹、神枝。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大師盆景園一瞥
何謂「絲雕」?鄭大師告訴盆景君,它是一種順著樁材紋路雕刻的方法,無論是以機械刀具切削雕刻,或以手工刀具撕拉刻雕,統稱「絲雕」。
一棵柏樹如何從樁材設計到盆景作品,鄭大師的操作流程:
1.樁材特性的優劣點探討。
2.生命水線的界線確認。
3.設計藍圖。
4.水線設計。
5.舍利雕刻。
6.要枝定位整姿。
7.蓄枝與水線的養成。
8.配盆定植。
9.展出前的準備。
鄭誠恭作品(真柏)
絲雕既給人絲綢順滑的感受,又表現出回還扭轉的力度美。舍利幹與主幹、枝葉配合,可以讓觀者領悟到樹的精神和作者的境界。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作品(真柏)
大師強調,於無常的環境下造就不規則彎曲、旋轉,是大自然植物相的本來面目,它變化最多、美感最佳。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作品(海芙蓉,樹高95cm)
鄭誠恭作品(海芙蓉,樹高95cm)
提及藝術性,大師認為盆景作品必須具備書畫的內涵,如此方有助於勾勒出詩情意涵。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作品(杜鵑)
鄭誠恭作品(黃連木)
鄭誠恭作品(壽娘子,樹高82cm)
鄭誠恭作品(真柏)
關於盆景的線條,大師認為書法中行草講究龍飛鳳舞,筆勢翻轉,一氣呵成,柏樹造型也一樣,骨架流向,動勢翻飛,則力道盡露。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作品(真柏)
鄭誠恭作品(杜鵑)
鄭誠恭作品(榕樹)
鄭誠恭作品(海芙蓉)
鄭誠恭作品(海芙蓉)
鄭誠恭作品(海芙蓉)
鄭誠恭作品(黃槿)
鄭誠恭作品(榔榆,樹高76cm)
鄭誠恭作品(銀梧)
鄭誠恭作品(榆樹)
盆栽是我的生活,
我用心手雙運流露出我的心靈世界。
盆栽是我的生命,
我用毅力恆心雕刻出我的心志天地。
盆栽是我的精神,
我用般若無我塑造出我的心蓮慧海。
盆栽是我的人生,
我用莊嚴遒潤喚發出我的心禪達觀。
——鄭誠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