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用比天高比海深來形容感情好,可我們得知道,海並不是世界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海溝就是比海更深的存在,它的深度超過11000米,是全球最深的海溝。做個不太恰當的比較,如果我們有神力能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平移到馬里亞納海溝,你就會發現峰尖還淹在水裡,距離海平面有2100千米的距離。
馬里亞納海溝不僅深度可怕,海底壓強也大到不行。在海水6米以下,人體肺部的總體積會被壓縮到一個橘子大小,每往海下行進10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壓強達到了1.1億帕,相當於1100個大氣壓強,能輕鬆把汽車壓成鐵餅,是以核潛艇必須使用特殊可抗強壓的材料。
因為不同於地球的特殊環境,不少人好奇這裡能有生命存活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是深海動物的外貌形態有了很大變化,初次見到肯定會被嚇到。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就乘載「深海挑戰者」號到過馬里亞納海溝,或許就是這回探險讓他有了《阿凡達》拍攝靈感。
再說回深海動物,為了適應海底壓強環境,它們的生理機能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骨骼變薄且易彎曲,肌肉組織變得特別柔韌,魚皮組織也僅是一層非常薄的膜使體內充滿水分,以保持體內外壓力的平衡,這也是它們不會被壓扁的原因。
此外太陽光線只能照射到海下200米處,再往下就是漆黑一片,根據用進廢退理論,有些魚類的眼睛作為無用器官會徹底退化成為擺設;有些魚類也進化得自帶發光屬性,如深海琵琶魚頭頂就有一盞「燈籠」用以吸引獵物靠近,在黑暗環境下能自發發光的魚類就是霸王級別的存在。
除了這些以外你們還了解深海魚類哪些特性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本文由會閱讀的蝸牛原創,喜歡請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