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汽車設計師(同時也是位企業家)亞歷杭德羅·德·托馬索(Alejandro de Tomaso)於1971-72年間買下了Benelli和Moto Guzzi,隨後便立即著手推出新車型以令兩大品牌重現輝煌。
Benelli 750 Sei six-cylinder
就貝納利而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截了當」地去複製本田CB500四缸,當然,那得以750cc六缸形式出現!
事實上,它才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6缸量產摩托車,本田著名的6缸巨擎-CBX直到1978年才出現。貝納利750 Sei首次出現在1972年末,到了1974年才最終正式下線。
750 Sei的引擎設計幾乎與CB500相同,但它要多出兩個額外的氣缸,交流發電機和起動電機放置在氣缸後面;它僅使用三個化油器,這樣能為騎手預留更多的膝部空間。這款車的造型由設計師Ghia設計。
批量生產的Sei分為兩個系列:1974至1976年的系列1和1976年後的系列2,而後者,直到1978年才完成生產。系列2車款糾正了早期的齒輪箱和曲軸製造公差的問題;此外,貝納利使用了Moto Guzzi派生出的前叉,並在系列1的紅色、銀色和綠色選項外增加了另外四種車色。
750具有76匹馬力
750 Sei的輸出功率為76馬力,最高轉速為9000rpm,自重為228kg,最高時速達到202km/h,總共生產了約3200輛。
系列1車款
1978年,貝納利公司推出900 Sei,取代了之前的750版本,引擎被擴缸至906cc,交流發電機重新定位到曲軸的左側,系列改進後引擎總成比750寬出50mm。
增加頭部整流罩的900 Sei
終極傳動採用雙鏈條結構,後鼓剎升級為碟剎;採用六進二出的Silentium排氣系統,取代了750時代的六進六出排氣管。
至1989年停產,900 Sei總計生產了不到1900輛,涉及四個系列。圖片中的車款是Mk4,是唯一一款採用黑色塗層引擎和黑色鍍鉻排氣管的版本。早期的900車款有圓形大燈,並沒有採用整流罩。
900 Sei Mk 4
900 Sei的最大功率達到80匹,轉速下降至8400rpm,更強調低轉區的動力釋放。整車濕重為254kg,最高時速193km/h,這比750的極速少了近10km/h。
在6缸Sei車型停產十餘年後,貝納利推出了令世界矚目的三缸運動車型,再一次引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