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叔叔家借路費 吃閉門羹 窮大嬸給只鐲子 10年後驚喜來了
一大清早,村裡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隔壁村民以為有人家娶親,紛紛跑來看新娘,到了這才知道,原來是村裡辦了家刺繡廠,今天開業剪彩。要問這廠長是誰,竟然是張瘸子的女兒張守香。
說到張瘸子,附近村民都知道,他家原本是出了名的窮。張瘸子從生下來就腿腳不便,只能從事簡單的家務活,眼看兒子30多歲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娶上,做父母的不免著急起來,可附近沒有誰家願意把姑娘許配給一個殘疾人。
那年冬天,村裡來了個瘋女人,張瘸子看著可憐,就給了她兩個饅頭,誰知饅頭吃完瘋女人不肯走了,張瘸子娘發現她雖然頭腦有點不正常,但絕對不傻,就把她留下和兒子做個伴。每天張瘸子在家做家務,爹娘領著瘋女人下地幹活,沒多久瘋女人竟然懷孕了,一年後張守香出生,看著孫女健健康康,張瘸子爹娘激動得老淚縱橫,有了這個孩子,兒子這輩子就有人養老送終了。
全家把張守香當做掌上明珠,就在她12歲的時候,家裡的主勞力瘋女人去世了。爺爺奶奶已經風燭殘年,下地幹活越來越吃力,家裡勉強供張守香讀到初中,爺爺奶奶就相繼病倒了。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看著一家老弱病殘,小小年紀的張守香心裡很不是滋味,她決定外出打工掙錢,擔起養家餬口的重任。
打定主意後,路費成了難題。張守香決定去親叔叔家碰碰運氣,叔叔雖然和父親是親兄弟,但他為人自私,看到瘸腿哥哥家生活困難,生怕他上門借錢,已經很多年不來往。分家的時候叔叔早已立下字據,說父母生老病死和自己無關,所以這麼多年從未孝敬過老人一分錢。
叔叔有一輛運輸車,這幾年賺了不少錢,在村東頭蓋了兩層醒目的青瓦樓房。張守香怯生生的敲開門,剛把來意一說,嬸嬸把桌子拍得嘩嘩響:「我家又不是銀行,借什麼借!你趕緊給我走,看到你我就來氣!」張守香忍著眼淚,把求助的眼神投向叔叔,可叔叔只顧吃飯,連頭都沒抬一下,根本不搭理這個侄女。
走出叔叔家,張守香邊走邊掉眼淚,路過村裡叔伯大嬸家門口,被大嬸叫住了,張守香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大嬸跟著落淚。她想了想,把手上那隻鐲子摘下來遞給張守香:「大侄女,就沖你這份孝心,大嬸一定要幫你!可咱家沒錢,這隻鐲子是我娘家陪嫁,好歹值點錢,你拿去城裡賣掉做路費。」
張守香瞪大了眼睛,要知道大嬸家也不富裕,前兩年大叔生了一場病,花了很多錢也沒能治好,他們沒有一兒半女,大叔走後,大嬸一個人掙點錢全部用來還債了。這隻鐲子對於大嬸來說,意義非凡,張守香推辭不肯收下,可大嫂說:「傻孩子,鐲子再好那也是個物件,把它給你是能救命的,快點拿著吧!」
就這樣,張守香賣了這隻鐲子,坐上了開往外地的火車。她進了一家刺繡廠,小時候奶奶經常教她做女紅,因為有基礎上手很快,加上張守香對這一行有興趣,很快她成了廠里的模範員工,再後來成了老闆的得力助手,專門負責技術培訓。
時光荏茬,靠著女兒每個月寄回來的豐厚薪水,張瘸子生活得有滋有味,同時張守香並沒有忘記窮大嬸,每年逢年過節都會給她備一份大禮,報答當年的滴水之恩。
去年,張守香所在的工廠想擴大經營,新建一家分廠。在選址上,張守香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家鄉地少人多,村裡年輕人大多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夫妻倆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老人只能幫忙給孩子洗衣做飯,不能給他們父愛母愛,學習上也給不了幫助。她建議老闆把分廠開在王家莊,那些大姑娘小媳婦本身心靈手巧,針線活做得有模有樣,稍微培訓一下就能上崗,這樣一來,她們不僅在家可以掙錢,還能陪伴孩子照顧老人,簡直是一舉三得。
聽了張守香的介紹,老闆連連叫好,選址開工一氣呵成。開業剪彩這天,來了很多領導和村幹部,得知張守香給當地引來金鳳凰,大家都感激她做出的貢獻。剪彩儀式上,大老闆向大家介紹,以後刺繡廠由張守香擔任廠子,員工有任何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都可以找她解決,廠里會竭盡全力為大家排憂解難。
輪到張守香上台發言時,她哽咽著說道:「在這裡我要感謝一個人,10年前,她鼓勵我從這裡走出去,我人生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她的激勵。我回村開廠,也是受了她的啟發,她說一個人有錢不算什麼,能帶領全村致富,那才光榮!所以我回來了,我決定了,不僅要帶著大家奔小康,還要給她養老送終!」
語音剛落,全場掌聲陣陣,張守香走下台緊緊擁抱著大嬸,那一刻,兩個善良的人都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