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萬物有始有終:那麼地球從哪裡開始又會終於何處?

@ 2019-02-11

提到生命,我們就會想到生死。不僅人有生死,動物也有生死,就連一棵大樹,一顆小草同樣也有生死。在生與死之間不斷的循環是所有生命都無法逃脫的自然規律。對此,我們無需恐懼,因為生死並不是人類的專利,甚至也不是生命體的專利,宇宙之中,萬事萬物都是有始有終的。每一顆行星是如此,每一顆恆星也是如此,就連浩瀚無邊的宇宙本身也逃脫不了誕生與消亡的命運。當然,宇宙太大,我們不去討論它,我們只討論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東西,也就是孕育我們的地球。這顆宇宙間獨一無二的星球。

地球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星球,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這樣去形容它,因為它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唯一擁有智慧生命的星球,或者說是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正是因為地球擁有生命和孕育生命的能力,所以我們格外關注地球的始終。地球是從何而來的呢?說到地球的「始」,我們先要從太陽說起,在遙遠的過去,宇宙間的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生成了恆星,太陽就是如此而來的,此時還沒有地球。地球是在太陽生成之後由太陽外圍的星雲物質積聚而成的,在地球最初形成的時候,它並不具備孕育生命的能力。

那個時候的地球還熾熱得如同一顆火球,在此後漫長的歲月之中,地球才逐漸冷卻,隨後大氣和水開始形成,慢慢變為了一顆宜居的行星,有科學研究認為地球上的大氣和水與其它天體的撞擊密切相關。這就是地球的「始」了。有始就有終,那麼地球將終於何處呢?受制於現有的科學水平,我們很難給出準確的推測,但是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的壽命大約為45億年。這個推算是根據太陽的壽命推算而來的。因為太陽的壽命大概是100億年,現在的太陽已經50億歲了。而太陽作為一顆恆星,最終必然會坍縮成為一顆白矮星。

而就在其成為白矮星之前的5億年左右,它會先變為一顆紅巨星。而當太陽變為紅巨星的時候就是地球毀滅的時候了。為什麼呢?眾所周知,恆星在變為紅巨星的時候,體積會發生擴散,而根據太陽現有的體積來看,一旦擴散為紅巨星就會吞噬地球,這也就是地球的毀滅了。不過這僅僅是指地球的毀滅,並不代表地球上生命和人類的滅亡,也為生命根本等不到這一天就會先行滅絕了。相信你一定聽說過有些科學家的警告,留給人類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為什麼呢?因為升溫,根據科學統計,隨著地球氣溫的升高,生物會逐步滅絕。

可怕的是地球的升溫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會加速地球升溫。另一方面,即使不考慮溫室效應問題,太陽作為一顆恆星,其熱度會逐漸提升,從而導致地球海洋蒸發和環境升溫,最終消滅所有生命。所以人類才需要加速科學的發展以及對外星球的探索開發。隨著地球的升溫,未來太陽系內宜居的行星就會向外擴展,如果人類能夠成功實現星際遷徙,那麼可能會在新的家園繁衍生息。這就是文明與科學的意義所在了。這可能也是生命需要向智慧方向進化的必然選擇。未來人類是否有可能在其它行星上建立家園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