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60人大家族 圍爐輪著吃20多輪 !

@ 2019-02-07

(新加坡7日訊)102歲人瑞五代同堂慶新年,五六十人齊聚一堂,圍爐得輪流吃上20多輪,年菜食材得提早三個月準備,還要借用友人家裡冰箱儲藏。

在武吉巴督西6道一組屋,過去20多年來每逢大年初二可謂其樂融融,熱鬧哄哄,至少五六十名親戚一起過佳節,「坐鎮」全場的則是102歲的人瑞黃亞鸞,當精神抖擻但雙腳無力需攙扶的她到客廳時,孫子曾孫都一一向前賀年。

黃亞鸞一家今年初二五代同堂,50多名親戚齊聚一堂。

排行老五的楊亞細(70歲)說:「我們以前都是住甘榜的,後來甘榜要拆,10個兄妹就這樣跟著父母親搬到武吉巴督的組屋。後來大家各自成家,開枝散葉,但還是堅持年初二回來拜年的習俗。」

黃亞鸞受訪時說:「能看到這麼多子孫回來,那麼熱鬧,我是真的真的很開心。」

兩間四房式單位的儲藏室打通,成了串門子的任意門。其中一間住著黃亞鸞和女傭,另一間就是楊亞細的。

五代同堂多年來都會在這裡圍爐,由於位子不大,大家都得輪流吃,一天下來可吃上20多輪。

楊亞細透露,他們早在三個月前就開始準備食材,幾十公斤的肉類和蝦,再加上20多箱飲料都得先買,花費至少2000元(6000令吉)。

「像海蝦平時一公斤26元(78令吉),到了新年期間會漲到40元(1200令吉),所以就提前買來冷凍。」

面對這麼多食材,兩間單位的冰箱容量有限,因此楊亞細還得跟朋友情商借冰箱。

102歲的人瑞黃亞鸞。

延續早逝妹妹的遺願

一家大小初二齊聚,是為延續20多年前早逝的妹妹日記里的一句話。

楊亞細則透露,妹妹以前跟母親同住,20多年前因病過世,那時才大概36歲。

「後來我們整理她的遺物時,才知道原來她有寫日記。裡頭有一句話我們一直記得,她說她最喜歡年初二,因為一家大小都在一起很熱鬧,她每年都在期待這一天。她現在不在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延續這個傳統。」

學習不同種族如何過新年

曾孫女跨族婚,馬來丈夫年年報到。

曾孫女林意玲(29歲,護士)的丈夫法里斯(30歲,護士)是馬來同胞,夫妻倆每逢大年初二都會報到,今年也帶著1歲多的寶寶來。

法里斯說,從兩人拍拖時,他就會跟來,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參加年初二的拜年大團圓。

「雖然種族與信仰不同,可是卻也因此感受到彼此包容體貼的一面,展現種族和諧的精神,像他們都會為我們特地準備清真食物。我也在過程中學習到不同方言族群怎麼過新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