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供品不能吃!吃了可能會招致災禍!

@ 2019-02-02

供品是指在禮佛、拜神、祭祖時使用的食物水果、酒水飲料;按照供奉的物件不同,供品也有差別。居士比丘禮佛一定要使用素食、水果和清水;百姓拜神可以葷素搭配,有酒有水;家庭祭祖就跟家庭用餐一樣,家裡吃什麼,就供什麼,沒有禁忌。

在供奉儀式結束或者香火燃盡後,就可以把供品撤下來;一般來講,大部分人會把供品分食掉,一是避免浪費,二是有食用供品可以沾染福氣的說法。

但是根據夢參老和尚開示,並不是所有的供品都可以食用的!有些供品吃了會招致災禍!

給佛菩薩的供品是可以吃的

給佛菩薩供奉的水果素食是可以吃的,供奉的清水也可以倒在杯子裡喝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拿到寺院裡的供品,供奉完不能自主拿回,必須由寺院主事僧人主動贈送才可以拿回食用。否則就犯了「破用常住」的戒律,和偷盜是一樣的罪過,不過你偷盜的是佛菩薩的東西,罪過更大。

因為你發心送出去的東西,就不是你的了,過後又覺著浪費,拿回來,第一等於沒供,第二供給佛菩薩的東西就屬於寺院的財物,只有僧侶有權利處置,你自主拿回來,就是犯偷盜戒!

佛教儀式「放焰口」的東西不能吃

在很多佛教節日和儀式中,都有給餓鬼施食的善舉,叫做「放焰口」,體現了諸佛菩薩的廣大慈悲,幫助餓鬼道的眾生暫離苦痛,早生善道。

施食時使用的饅頭、米等,絕對不能吃。為什麼,普通眾生的肉眼看不到施食情景,萬一出現與鬼搶食的情況,絕非善舉,弄不好會被怨親纏身。儀式結束最好也別吃,鬼食剩的東西,氣場不對,凡人吃了會出毛病。

拜神的供品最好也別吃

很多商家拜財神、拜關公時會擺上很多雞魚點心、水果甜酒,認為反正不會浪費,擺一擺就拿下來吃掉了,多買些就是了。

實際上,供了就是人家的東西。如果送出去的東西,還認為是自己的,吃下去天經地義,會有福氣,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

你供奉了,就沒有浪費的說法因為這些東西已經供養給神靈了;如果認為供奉多了會浪費,那就不要供這麼多,你在送出去的時候,就已經想著拿回來,覺著浪費,這個神估計拜了也沒用。誠心送出供養,比什麼都重要。

那有人會問,供財神的供品怎麼處理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分給別人,大家一起食用,自己也可以吃一些,但是要明白吃的是別人的東西,吃別人剩下東西,為什麼吃,是為了結善緣,為了表達恭敬。

祭祖的食物可以吃一部分

在上墳、祭祖或鬼節的時候,很多家庭會製作菜肴供奉祖先,來表達對已故先人的追憶哀思;希望在這個時節,亡魂能夠歸家食一餐飯,重享家庭溫暖。

祭祖的菜肴就像家庭聚餐一樣,每人都有份,一起享用。你拜祭完,就覺著別人已經吃過了,然後全部吃光,不是孝道;應該每樣食物留出一小部分,近河流的倒入水中,或者埋入土裡,使異界靈體真正享受到家庭成員的待遇,不生怨恨。

祖先的供品要量力而行發心供養了就不要有供養是浪費的想法,俗話說:「心誠則靈」,不明白這個道理,再豐盛的供品都是形同虛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