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之際,也即將跨進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新年,濃郁的新年氛圍在中國大地傳遞,各地喜氣洋洋。然而,說到經濟上面,全球經濟卻有種陰雲密布的感覺,主要是全球主流經濟體經濟感覺到一絲絲寒意,經濟放緩的信號讓市場變得愈加擔憂。
不得不說的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顯現,已經深刻的影響到主流經濟體發展,這個世界製造業工廠的經濟表現,其一舉一動深受外界關注。外界期待我國經濟在諸多經濟政策的實施下,不僅能帶動本國的經濟發展,連同海外的經濟一起帶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美聯儲會議上未加息,釋放暫停加息的強烈信號,同時也釋放出未來不排除再次啟用量化寬鬆的可能。讓人思考的是,在這一經濟時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方向大轉變,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陰雲籠罩全球經濟
先說下全球經濟的趨勢,從近幾年來看,全球經濟同步復甦的腳步出現分化,在18年經濟分化愈加嚴重,先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出現放緩甚至衰退,接著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出現下行壓力,然後是部分發達經濟體經濟發展下行壓力顯現,在這期間,離不開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貿易的衝擊,美聯儲加息對全球流動性的影響,以及一些經濟體自身發展遇到的問題。
然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一些風險的暴露,任何經濟體都不能獨善其身,更不能置身事外。從新興市場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再到部分發達經濟體國家,這一步步向上傳導的過程,讓世界經濟感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
並且,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不僅是市場開始擔憂美國經濟逃不過下滑的走勢,連美聯儲同樣不敢掉以輕心。從預期上來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019年世界增速預期下調至3.5%,為三年來最低。並且,IMF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已超過峰值,提示全球經濟增長下行風險。
既然有下行風險,而且是全球性的,那麼誰都無可避免,因此要提早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一般應對風險的準備在央行的貨幣政策,一如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展現出的「貨幣大放水」來刺激經濟。
然而,在這一次準備當中,主流經濟體中,只有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做好了準備,有充足的貨幣政策調整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加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一定程度上,未來加息的可能性下降。釋放出強烈的暫停加息信號,並且,他還提到:「將準備好來使用全套的政策工具,包括調整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構成」。這意味著聯儲也沒有排除重啟QE的可能。
作為掌管全球最大經濟體央行的美聯儲,其所釋放的信號,對經濟放緩的潛在可能性擔憂,甚至是未來應對風險考驗做出準備,同時, 這種信號也是值得讓人警惕的。
當然,有風險也存在機遇,關鍵是如何既能應對風險還能把握住機遇,很難,所以說機遇是留給提前準備好的國家。在這一條經濟大船上,每個人都希望中國經濟能夠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對於每一個人來講,都是最好的歸屬。(財經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