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最讓人上火的是什麼?熊孩子發脾氣!明明剛才還好好的,突然就翻臉不認人;上一秒還晴空萬里,下一秒就狂風暴雨。為啥孩子總是莫名其妙發脾氣?孩子發脾氣了,到底該怎麼辦?其實,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家長應該這麼做。
其實孩子發脾氣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他各方面能力都在飛速發展的時候, 思考能力明顯比其他能力發展得更快。
大腦經常讓他想去做點什麼,身體卻經常不那麼配合所以做不到。
這個時候,孩子自己的內在矛盾就爆發了——不管三七二十,就是要發脾氣!
更麻煩的是, 因為大腦負責情緒調節的部分還不成熟, 孩子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平靜下來。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幫他一起調節情緒。
2歲孩子發脾氣:我做不到!
2歲寶寶的認知裡,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並且可以為所欲為。
當想要做的和可以做到的事情之間出現差距的時候,大腦就會產生壓力激素,比如 皮質醇。它會讓寶寶的大腦產生憤怒的情緒。
這個2歲寶寶想把圓柱形放進方形孔裡,放不進去,瞬間就躺地上大哭打滾
2歲寶寶的發脾氣,其實是在向大人求助: 幫幫我,我停不下來了!
這個時候,父母的吼叫只能讓他壓力更大、脾氣更大;擁抱撫慰在寶寶看來,也變成了大人的一種束縛方式。
所以這個時候的正確做法應該是: 幫他轉移注意力。
給他一個別的玩具、讓他做點別的事情,你會發現,他很快就平靜下來了。
3歲孩子發脾氣:害怕變化
3歲孩子 剛剛形成的安全感非常脆弱。
他們一方面很依賴自己掌握的規律,另一方面卻又想掌控環境。
表現出來的,就是愛發脾氣的熊孩子。
比如他已經知道了按下開關、玩具就會發出響聲、出現固定的畫面。
可如果玩具沒電了,打開開關,沒有了聲音和畫面,他馬上就會崩潰了—— 他心中安全感依賴的規律被破壞了,這讓他很生氣。
所以你會發現,孩子常常會因為穿衣服的順序錯了、玩具擺放的位置被改變了這種小事大發脾氣。
讓3歲孩子情緒穩定最好的辦法, 就是生活的有規律、讓他有充分安全感。
養成規律的生活、引導並尊重孩子對自己生活做一些安排,允許孩子「發號施令」,不但能讓他情緒更穩定,而且還能一舉兩得的幫他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4歲孩子發脾氣:少惹那個張狂又固執己見的小傢伙
4歲孩子發脾氣,源於他們想要爭取更多權力。
比如你告訴他要吃完蔬菜才能吃蛋糕,他不僅不吃故意和你對著幹,瞬間讓你怒氣爆棚!
這個時候, 不如給他點權力。
比如跟他說:你自己決定要吃多少吧。
小孩也許會說,就吃一口!
這時一定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協商更多的解決方案,比如:吃10口怎麼樣?
要是孩子依然堅持就吃一口,也不要陷入權力之爭。
你可以試著可以這樣和他說:你可以自己覺得吃幾口,但吃完蔬菜才能吃蛋糕是媽媽定下的規則,不可以改變。
這種 陳述事實而不去指責的說話方式,是父母們這個階段需要練習的技巧。
說事實比指責孩子,更有利於事情的解決。
每次權力之爭都是考驗父母心力的時刻,不強迫孩子去贏得他合作的辦法,才是能長久的好辦法。
5歲孩子發脾氣:別破壞萌芽中的自尊心
5歲孩子開始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自尊心開始萌芽。
他非常渴望關注、很想什麼都做的很好。
這個階段,讓他大發脾氣的主要有兩個原因: 學習吃力,或者做錯了事情。
因為太著急做好,所以學習一旦遇到了挫折,就很容易發脾氣。
做錯事情,怕承認了錯誤自己就不再是個好孩子,也會在大人詢問責備的時候大發脾氣。
對待5歲的孩子, 儘量少批評是個不錯的原則。
比如打碎東西,問問他應該怎麼辦,比說你為什麼總是不小心、是誰幹的,要好很多。
5歲孩子,心裡是非常有數的,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他心裡可拎得清了。
要是你要求他們做的事情,讓他們覺得超出自己的能力,他們就會用發脾氣來反抗。
孩子發脾氣,每個年齡適用的方法都不一樣。
你家娃到了哪個階段?你又是用什麼方法對付他的哭鬧發火?
而最後我們只要記得, 一個真正被愛被包容的孩子,才不會一次次用發脾氣來贏得我們的關注。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