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超市,有專門擺蔬菜和水果的職員。有些留學生做兼職就是擺水果。工作內容很簡單,場內缺什麼貨物,從操作間裡取來補上。工作看似簡單,但在日本規矩則很多。比如,每晚八點之後,要扔掉所有生產日期非本日的豆芽;菜里如果出現小蟲子或者頭髮等異物,要把整袋蔬菜扔掉;一盒水果里有一顆變質也要整盒扔掉等。關於扔掉的規定就有幾十條。
在日本,曾經有這樣一則考試題目:媽媽和女兒一起在超市裡選購食材,女兒隨意挑選而被媽媽制止,說要看產地,嘗味期限,還要看色澤,女兒很不耐煩的說,我們國家食品很安全的,沒有必要這樣麻煩吧,而媽媽說,作為保證家人健康又營養均衡的人,必須這樣做到看產地,嘗味期限。
在日本,零食也有賞味期限。過了賞味期,即使還能吃的。也要處理掉。部分賣家們利用這個毛病,日本清倉價把零食拿回來,然後瘋狂洗日期碼。出售。
在日本,除了正式的社員是按月結算工資,到了年中和年終會有豐厚的獎金,其他人都是臨聘打工者,拿到的只有時給。沒有年中年終獎。
在日本的絕大多數計程車司機都是年長的男性,年齡不低於六十歲。另外,在交通樞紐路口舉著警示牌的,在建築工地外疏導車輛的,在超市門口幫著顧客找車位的,在餐廳里做服務生的,有很多年長的阿姨伯伯們。
在日本紅燈區,招牌看到的無料,是免費的意思;而案內所,是檔案存放地及介紹所。無料案內所的意思是,免費為你提供性中介,中文就是:拉皮條。
在日本,許多家庭把不要的東西放在門口,上面寫個字條,讓有需要的人拿走?的確有這種情況,因為大型垃圾處理需要收取高昂的垃圾處理費。免費送出可以省一筆費用。其實歐美等國家也是如此,比如他們流行在freecycle上送給需要的人,是一個免費贈送或者求贈送閒置的網站,昨天和國內朋友聊起,聽說中國也有分類似的網站(應用)了,名叫松鼠送書,其實這種模式是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的環保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