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動作天天練,告別肩周炎不再犯

@ 2019-01-28

肩關節,連接著我們的手臂和軀幹。它是我們身體上最靈活的關節,讓我們跳舞、練操、刷抖音,想幹啥就乾啥。

但這個「最靈活」的肩關節,恰恰又是我們使用「最頻繁」的關節之一,特·別·容·易·壞!

肩關節的關節囊比較鬆弛,這讓肩膀更靈活,但也給了周圍肌肉更大的負擔。

易磨損,易受傷,易退化!

人到五十,就極易患上肩周炎,所以肩周炎也被稱為「五十肩」。但現在,「低頭族」們不健康的姿勢,讓肩周炎的患者越來越「年輕」了。

你在抬手/舉手的時候,你的肩膀會咔吧作響嗎?會感到疼痛嗎?

辣麼,趕快和我們一起練起來吧!

三個立馬見效的改善動作

肩關節鍛煉時,切忌「甩膀子」,這樣很容易造成肌腱斷裂!

肩周炎切忌甩膀子

應該順著肩關節的構造,先進行「復位訓練」,再進行其他鍛煉活動。

一、肩關節復位W上舉

肩關節復位上舉

具體做法:背部貼牆,肘關節彎曲成90°於體側,肘部和手部食指緊貼牆面,與身體形成W形,收攏、固定肩胛骨。緩慢上舉手臂,保持肘部和食指緊貼牆面的狀態;

肘、食指、上背應同時貼住牆面

當手臂的高度越過肩膀後,肘部自然地離開牆面,繼續上舉至頭頂,兩手緩慢靠攏,使小拇指貼在一起,緩慢放下再做,重複5~6次為一組,做2~ 3組。

上舉到90°時肘部自然離開牆面

舉到頭頂時,小拇指盡量靠在一起

要點:開始時上背部、肘部、食指應同時緊貼牆面,復位、穩定肩胛骨。舉到頭頂時,應盡量讓兩小拇指貼在一起,使肩部肌肉充分拉伸。

作用:重置肩關節位置,讓肩胛骨、肱骨、鎖骨復位,鍛煉肩關節周圍肌肉,提升肩關節活動度。

二、肩側L伸展

肩側L字伸展

具體做法:背部貼牆,肘關節彎曲成90°,上臂緊貼身體兩側,小臂外展,利用小臂帶動肩關節外旋。每次可以重複30下,做2~3次

作用:拉伸和放鬆肩前肌肉,緩解肩前疼痛,鍛煉肩後肌肉。

二、X交替摸肩

X字交替摸肩

具體做法:肘關節彎曲,手經過胸前觸摸對側肩關節,左右交替進行。肩關節活動度較低者可以用手指或掌心摸肩,肩關節活動度稍高者可以嘗試用掌根摸肩。每次可以重複20~30下,做2~3次

作用:拉伸和放鬆肩後肌肉,緩解肩後疼痛,鍛煉肩前肌肉,

三、側肋木訓練

側肋木(爬牆替代)

具體做法:體側對牆,手臂打直,手扶牆壁,由下向上逐漸升高,以能夠接受為度,緩慢放下後重複,做5~8下即可

作用:鍛煉肩外側肌肉,活動粘連的肌肉,增加肩關節穩定性。

養護肩關節應該補點啥?

從營養學角度講,肩周炎應該食用富含鈣、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增強骨骼強度及周圍肌肉力量,尤其是牛奶、雞蛋。

年齡較大,吸收較差的中老年人應該考慮額外食用鈣及蛋白質補充劑。

肩周炎的營養補充

同時,應該考慮補充氨糖、軟骨素和維生素K2。氨糖、軟骨素能夠緩解肩部炎症、疼痛,促進滑液的分泌,潤滑關節,並能夠加速關節軟骨的修復。維生素K2則能夠促進鈣進入骨骼,提升補鈣效果,並預防骨刺和血管鈣化。

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動練起來!

堅持鍛煉+合適的營養,才能夠讓肩周炎不找上自己哦。

每天兩三次,每次三分鐘,練出好肩頸,趕快動起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