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以及焦慮無處不在,嚴重的焦慮,對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都有嚴重的影響。放鬆你的身體,對減緩焦慮有幫助。腹式呼吸是一種較好的放鬆辦法。
腹式呼吸可分為順呼吸和逆呼吸兩種,順呼吸即吸氣時輕輕擴張腹肌,在感覺舒服的前提下,盡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氣時再將肌肉收縮。
逆呼吸與順呼吸相反,即吸氣時輕輕收縮腹肌,呼氣時再將它放鬆。呼吸在這種方式下會變得輕緩,只佔用肺容量的一半左右。舌尖輕輕頂住上齶。
逆呼吸與順呼吸的細微差別:呼吸只涉及下腹部肌肉,即緊靠肚臍下方的恥骨區。吸氣時輕輕收縮這一部位的肌肉,呼氣時放鬆。
注意:在練習逆式腹式呼吸時舌尖一定頂住上齶,有助於深度腹式呼吸。
練習腹式呼吸時,舌尖頂住上齶的功效
其一,由於生理結構,舌尖頂住上齶,可以使呼吸暢通,有利於氣息直達丹田。
其二,舌尖頂住上齶可以避免吸氣時,氣息直接從氣管進入肺部,避免冷空氣的直接傷害,這樣做迫使人在吸氣時不得不用鼻子進行過濾,起到空氣恆溫的效果。
腹式呼吸放鬆法的適用人群
1、失眠(降低臥床時的緊張度、加快入睡、加深睡眠、減少夜間覺醒)
2、焦慮(緩解緊張、心慌、氣短等自主神經紊亂)
3、疼痛(對於頭痛尤其有效)
4、壓力情境(考試、面試、演講等)
呼吸是人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又是重要的養生之道。人的一呼一吸承載著生命的能量。
美國健康學家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確。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便匆匆地呼氣了,這樣等於沒有吸收到新鮮空氣中的有益成分。
坐辦公室的人,由於坐姿的侷促和固定,通常是淺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換氣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頻率下,依然通氣不足,體內的二氧化碳累積;加上長時間用腦工作,機體的耗氧量很大,進而造成腦部缺氧。於是白領們經常出現頭暈、乏力、嗜睡等辦公室綜合徵。
通過腹式呼吸進行放鬆的原理
1、緩慢的腹式呼吸,可以調節自主神經,進一步調節清醒、焦慮的喚起機制,從而讓頭腦和身體感到放鬆。
2、緩慢的腹式呼吸可以使肺部有充足的時間做氣體交換,吸入的氧量高於正常情況下的兩到三倍,使身體獲得更多的氧氣。
具體方法如下:
在吸氣時把腹部鼓起,呼氣時把腹部縮回。
練習方式:
1、盡可能在安靜的環境下,沒有時間的壓力,遠離干擾(電話、噪音、其他),穿寬鬆的衣物或者放鬆過緊的衣物,尋找舒服的位置,站、立、坐、臥皆可,但以躺在床上為好。如結合輕柔舒緩的音樂效果更好。
2、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胸部,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吐氣,集中註意力觀察呼吸時哪一隻手起伏的幅度較大。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就可以將手拿開,只是用意識關注呼吸過程即可。
3、緩慢的吸氣,然後緩慢的吐氣。
呼吸過程不要緊張也不要刻意勉強,如果是初學者就更應該注意練習的過程和對身體的影響,吸氣時,感覺氣息開始經過鼻腔、喉朧充分的集中於肺部,讓腹部鼓起,此時放在腹部的手會感到腹部上升;呼氣時內收回腹部,感受到腹部的手下降。
若呼吸時感受不到腹部隆起,可試著先用嘴巴慢慢的把空氣盡量吐盡,再用鼻子深深的吸氣,來體驗腹部隆起的感覺。
4、調節呼吸速率:呼吸時間長短由個人掌握。身體好的人,屏息時間可延長,呼吸節奏盡量放慢加深。
身體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氣要吸足。初學時也可以用數數法有意識的調節呼吸速率。
每分鐘12次:用鼻子吸氣,吸氣時心中默數「一秒鐘、兩秒鐘」,再暫停約半秒鐘。用嘴巴呼氣,呼氣時心中默數「一秒鐘、兩秒鐘」。
每分鐘8次:用鼻子吸氣,吸氣時心中默數「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再暫停約半秒鐘。用嘴巴呼氣,呼氣時心中默數「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
5、待呼吸速率調整穩定之後,吸氣時心中可以默念「吸氣」,吐氣時則默念「放鬆」。
6、練習重點集中在緩慢、輕鬆的呼吸。每天至少練習2~3次,每次5~10分鐘。開始練習後2~4週即可見效,通常堅持6週以上會有明顯的效果。
7、訓練初期建議由專業人士指導。訓練中效果不佳,往往也需要專業人士指導。腹式呼吸需要時間和精力來練習並掌握,讓身體在自然狀態下就能熟悉腹式呼吸,一旦學會了放鬆,它將帶來持續的效果
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盡量達到"極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應收縮與脹大到極點,如果每口氣直達下丹田則更好。
練腹式呼吸可以舒緩焦慮的心情,放鬆緊張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