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2歲了,特別愛撒嬌耍脾氣,一點兒不順心就不高興,沒完沒了地哭鬧,我們越是管她,她鬧得越厲害,在人多的地方也是不管不顧。比如去超市買東西,她看見自己愛吃的東 西就想要,不給買就攤地上打滾。如果她要的東西你不給她,她能給你哭上一個小時,有時候我們真的是怕了,真的是不知道怎麼辦了。
2歲左右的孩子,有時候像頭倔牛,一遇到事情就愛耍脾氣,從來都不懂得妥協。其實這種現象是這個年齡段孩子都有的情況。孩子在兩三歲開始具有了獨立意識,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方式去做事,所以這個階段寶寶就比較容易發脾氣。
寶寶愛耍脾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時候會因為睡眠不足或是睡眠品質不佳而感到身體疲憊,疲憊狀況下的人時最容易發怒,發脾氣的。
2.2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形成強烈的自尊心了,對自己的事情也需要得到越來越多的支配,如果遇到大人管束,這種掌控欲得不到滿足,會感到不愉快,感到沮喪無力,時常為此發脾氣。
3.寶寶如果身體不舒服而沒有及時被爸爸媽媽發現,也容易發脾氣,一方面的確是不舒服,一方面也是為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希望爸爸媽媽能給自己多一點的呵護和照顧。
4.父母的性子比較急,愛對寶寶發脾氣,寶寶會無意識地模仿大人的行為,甚至會學習大人生氣時的模樣和話語。
5.過分溺愛的寶寶,任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求必應,也容易讓寶寶放縱自己,極易形成易怒的性格。
其實發脾氣時,寶寶也很難受,因為他們還不會用語言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情感特別敏感、脆弱,在寶寶耍脾氣的時候,我們發火,講道理,效果都不好。
媽媽看見孩子任性不講道理的的樣子也有些生氣,就發脾氣了,吼孩子說: 你再這樣媽媽一件都不給你買了!孩子哪裡管你,什麼話都不聽,一個勁哭,最後媽媽只好買了孩子想要的那一款。
兩歲的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自己做主,最大的武器就是不講理的大哭,所以寶媽寶爸很容易就會跟孩子起衝突,又很難解決這些衝突。
兩歲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但很多道理還是理解不了的。面對孩子不聽話,大部分寶媽寶爸都只知道在兩種方式當中做選擇: 發脾氣和孩子硬剛,忍住脾氣和孩子講道理。當然,一般都沒什麼用,即使解決了眼前的衝突,背後隱藏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一邊是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一邊是孩子規則意識的建立,很多寶媽寶爸都很為難。其實,講道理和發脾氣之所以沒用,是因為寶媽自己也陷入一個陷阱,那就是孩子的情緒。
在出現衝突的時候,面對孩子的哭鬧任性,寶媽自己也會變得焦慮難安,所以是被孩子帶了節奏,思維被局限在了要答應他還是拒絕他之間。更理性的做法,是從這種緊迫感和焦慮感當中抽離出來,主導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讓場面重新回到你的控制之下。
第一步,鎮定下來,別著急
情緒確實是會傳染的,孩子一哭,作為爸媽的我們很難無動於衷。這正是孩子法寶,是他掌握了的規律,也是他最大的武器。所以說破題的關鍵,就是寶媽寶爸不停地暗示自己,不要著急,或者說學會裝作不著急的樣子。
第二步,溫和而堅定地表明立場
即使拒絕孩子,也要抱著他,即使抱著他,也要堅定地表明你的立場。你可以走過去抓住他亂揮的小手,堅定的抱住他,或者幫他擦乾眼淚。
千萬不要走開,更不要說你這樣媽媽不要你了。而是要平靜的告訴他,今天媽媽不會給你買這個玩具的,你可以哭一會,媽媽一會兒把你抱回家。你平靜的態度會影響他哭戲的發揮,然後他會知道,你在說真的,你說的是不容拒絕的。
第三步,體諒孩子的想法,給他一個臺階下
當然,寶媽也要給孩子一個臺階下。父母贏了結果,孩子自尊心是有些受挫的,安撫孩子的小彆扭也很重要。
孩子安靜下來之後,你可以說,媽媽知道你剛才因為什麼才會哭,你想覺得那個恐龍特別酷,你很喜歡,是媽媽沒有考慮你的想法,以後你特別想要的時候就認真的跟媽媽說,媽媽會再考慮考慮的,好嗎?
小小的孩子還講不通道理,寶媽寶爸不要生氣,不要著急,他只會哭泣,你也不要崩潰,用平靜的情緒影響他,他才會慢慢知道,任性哭鬧解決不了問題,才會慢慢懂得道理。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