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消沉、唉聲嘆氣、失眠多夢,艾灸此穴,讓你神采氣揚!

@ 2019-01-27

隨著現在的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大部分人群出現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經官能症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反應遲緩和失眠多夢等症狀。重者抑鬱者出現悲觀厭世、絕望、自責自殺傾向和自殺行為。中醫學認為,抑鬱消沉多為肝鬱化火,或心心陽不足,心失所養;或思慮過度,損傷心脾。對於亞健康抑鬱消沉者,除了心理調節外,配合艾灸療法,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1、艾灸內關穴:安神寧心,艾灸使心有所養。

內關穴位置:在前臂掌側,當曲澤穴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上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內關穴位置

主治功效:可以和胃理氣,安神寧心,舒筋活絡。艾灸對抑胡消沉者調節情緒有幫助。

艾灸方法:懸灸,灸內關穴,每天1次,每次10-20分鐘,5~7天為1個療程,間隔2天可行下一個療程。若有急躁,容易情緒化者可以加炙期門穴。

2、艾灸大椎等穴:艾灸療法助你笑口常開。

大椎穴位置: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功效:清熱解表,消炎止痛。艾灸對抑鬱消沉者調節情緒有幫助。

3、艾灸命門穴。其主要有補腎壯陽,通經活絡。艾灸對抑鬱消沉者調節情緒有幫助。

艾灸方法:懸灸或隔姜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鐘。

4、艾灸神闕穴。其主要可以通經活絡,固本回陽。艾灸此穴對抑鬱消沉者調節情緒有幫助。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做好兩支艾條同時施灸,採用俯臥姿勢灸背部大椎穴、命門穴,每次每穴灸15分鐘左右,以局部潮紅為度。再採用隔鹽艾灸神闕穴15-20分鐘。每週2次,或隔天1次,體質較虛弱者加灸足三里穴、關元穴。

5、艾灸支溝穴:具有理氣行滯,提長精神狀態。

位置:在前臂背側,當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功能主治:降逆通腑,通調三焦。艾灸此穴對精神緊張兼心情抑鬱者有幫助。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每天1次,每次10-15分鐘。

6、艾灸中脘穴、膏盲穴,鎮驚安神,掃除精神陰霾。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主治功效:健脾安胃,鎮驚安神。中脘穴為胃之募穴,又為六腑之會穴,可以清除六腑新陳代謝的垃圾,而令經絡通暢,同時可補益氣血,頤養「後天」,為掃除精神上的陰霾,提升精神狀態提供了物質基礎。艾灸對抑鬱消沉者調節情緒有幫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