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近日報道引述消息指政府已終止中國交建獲得的東鐵(ECRL)合約,而首相馬哈迪今日受詢時表示不知情。
馬哈迪今早在布城出席財政部的「MySalam」計劃推介禮後,受到記者詢及時回應媒體的報道。「我不知道它是否已被終止。」這項活動的其他出席者包括財政部長林冠英與衛生部長祖基菲里。內閣上周沒討論昨日,3名內閣部長受到《當今大馬》詢問時也透露,上周的內閣會議並沒討論這件事。
財經報刊《The Edge》在1月1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出,馬來西亞政府已經終止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CCC,簡稱中國交建)的東鐵計劃「工程設計、採購、施工及調試總承包合約」(EPCC)。新加坡媒體《海峽時報》昨日則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馬來西亞政府在終止中國交建的合約後,目前正在為東鐵計劃找尋新的承包商。實則是談判策略?目前尚不知道,政府終止中國交建的合約究竟是一種談判策略,抑或是政府與中方談判陷入僵局。
《海峽時報》報導稱,馬來西亞政府要求中國交建將東鐵成本降低到少於400億令吉,並且必須使用更多本地的原料及服務,惟中方不接納這些條件,談判才因而終結。在捷運二號線 (MRT2)的工程計劃中,財政部也曾經在2018年10月要求承包商降低地面建築工程費用,後來與「MMC-金務大聯營公司」(MMC- Gamuda)談判無法大致共識,進而宣布終止合約。兩周後,財政部則宣布MMC-金務大聯營公司已同意擴大降價幅度,從原本削減21億3000萬令吉,擴大至削價36億令吉。
東海岸鐵路計劃一再生變,首相馬哈迪如今表明,馬來西亞政府將跟中國談判,以尋求縮小東鐵項目的規模,繼續這項工程。根據《星洲日報》,馬哈迪接受訪問時說,若中國同意,政府可能以縮小項目規模,繼續東鐵計劃。「我們正嘗試做的是,確保中方不會虧錢,但我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陷入兩難局面報道引述馬哈迪說,馬來西亞政府正面對兩難局面,一是若終止計劃,將須賠償中國一個天文數字;二是政府財政不容推行如此大型的計劃。
基於此,馬哈迪表示,政府可能會修改項目,或尋找其他方法,以便政府不會花費巨額。他披露,若根據原有計劃,東鐵將需耗資600億令吉。他認為,東鐵計劃的投資回酬幾乎是「零」。「(東海岸)那裡人少和非常貧窮,他們沒有像西海岸的人民那樣做大生意,所以你根本不能拿回任何的錢。」「這項計劃的投資回酬實際上幾乎是零,而我們則需要償還550億令吉的債務。」馬哈迪說,目前馬來西亞仍跟中國談判,但雙方並沒設下談判期限。
不送返大熊貓他也否認自己「親日反中」。報道說,當記者問到馬哈迪多次訪問日本並檢討中資計劃,被視為「親日反中」時,馬哈迪不經意地笑了起來。他強調過去曾多次在世界舞台上捍衛中國,包括在日本出席論壇時,為中國講話。他亦形容大熊貓「興興」與「靚靚」為中國的禮物,而馬來西亞不會把兩隻大熊貓提早送回中國。詢及在2019年會否再次訪問中國,馬哈迪表示,若有需要,將再次到訪中國。檢討東鐵計劃希盟政府上台後宣布,將審視前朝政府所批准的所有大型計劃,包括東鐵計劃,而政府也會與中國重新談判多項「不平等條約」,當中包括東鐵計劃。
7月3日,財政部長林冠英披露,東鐵的實際造價近810億令吉,除非大幅減低成本,否則大馬政府難以承擔這項工程計劃。翌日,大馬鐵路公司(MRL)已指示,東鐵總承建商——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CCC,簡稱中國交建)馬上停工。到了8月,媒體報道,馬哈迪訪華時宣布暫時取消東鐵,但馬哈迪回國後再度澄清,政府目前仍在研究是否展延中國所資助的東海岸鐵路計劃,或者用其他方式來處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