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熬夜頭痛欲裂,晚上又睡不著?洗衣做飯,一天下來腰疼得走不了路?膝蓋成了「天氣預報」,一變天就痛?疼痛反復發作發作,被折磨的無法入睡、難以工作,有哪些好辦法?
85%的成年人都有過腰痛,誘發病因很多,其中腰椎間盤突出最受關注。
腰痛
危險因素:彎腰抬物、久站、久坐、缺乏鍛煉、肥胖、骨質疏鬆等。
典型症狀:早期為腰腿疼痛,如出現腿麻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現,要提高警惕。
處理方法:
糾正坐姿,避免久站久坐
佩戴護腰
腰背肌鍛煉,如平板支持(急性期不可做)
適當吃有止痛和消炎作用的藥
身體各部位疼痛發作具體該怎麼辦?
頭痛
偏頭痛佔所有頭痛患者的1/4以上,是困擾很多人的一種疼痛。
危險因素:遺傳、飲食、環境、情緒等都可能誘發。
典型症狀:眼眶、太陽穴、腦門或後腦勺一跳一跳地痛,可伴有噁心、流淚。
處理方法:
黑暗安靜的地方休息;
受寒著涼導致的,可選擇熱敷;如是手術全麻後血管擴張導致,選擇冷敷;
早期患偏頭痛,可服用OTC止痛藥;
長期反復發作需要處方藥來治療或預防時,及時就醫。
脖頸痛
如今頸椎病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職業病,也是誘發脖頸痛的主要原因。
危險因素:頸部活動少,長期低頭,枕頭不合適等。
處理方法:
保持正確坐姿,避免脖子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工作間隙前後左右轉動頭部;
避免睡高枕,枕頭高度在10-15厘米之間;
當頸部疼痛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時,及時就醫。
肩膀痛
冷凍肩(肩周炎)是最常見的引起肩膀疼痛的原因,好發年齡50歲,又稱五十肩。
危險因素:年齡增殖、缺乏運動、肩部勞損、氣溫降低等。
典型症狀:肩關節僵硬,旋轉受限,嚴重時梳頭、穿衣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處理方法:
注意防寒保暖;
糾正不良姿勢,經常伏案、雙肩經常處於外展工作的人;
運動緩解疼痛,如爬牆運動、體後拉手、甩手鍛煉、太極拳、太極劍等;
醫生可採用保守治療,如物理治療,衝擊波、手法松解等。
膝蓋痛
中老年人膝蓋痛常因骨關節炎引起。
危險因素:年齡增長、肥胖、勞損、創傷、過度運動等。
典型症狀: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處理方法:
減輕體重;
變天時注意保暖;
冰敷緩解肌肉痙攣和張力,熱敷可緩解僵硬,諮詢醫生找到最適合你的方案;
不負重的有氧運動,如平地散步,游泳;功能鍛煉,勾腳抬腿練習、側臥位膝伸直側方抬腿、雙膝夾持一皮球擠壓。
手腕痛
長期操作電腦的上班族常出現手腕痛的症狀,通常是因腕管綜合徵(鼠標手)引發。
危險因素:長期手握鼠標,手部緊張,手腕懸空。
典型症狀:手部腕以下的部位,出現麻木脹疼,力弱,活動不靈活。
處理方法:
用鼠標手腕墊托住手腕;
工作間隙做做手腕操;
熱毛巾貼敷手腕處;
佩戴護腕,適當吃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
肘部痛
通常由重複性運動引起,例如:網球肘,高爾夫球手的肘部。
危險因素:不正確的運動技巧、訓練不當及熱身不足、上肢肌力不足等。
典型症狀:肘關節活動痛,酸脹不適。手不能用力握物,提壺、擰毛巾都可加重疼痛。
處理方法:
急性期(嚴重紅、腫、痛)時要休息;
物理治療處理,冷敷、熱敷、超聲波、電刺激來緩解炎症和疼痛;
醫生指導下每天做牽伸動作;
必要時可服用少量消炎鎮痛藥物或者採用局部封閉。
背痛
很多原因都可引起背痛,包括頸椎病、背部肌肉勞損、內臟疾病等。
危險因素:久坐不動、過度勞累、急性扭傷、激素水平變化等。
處理方法:
睡硬板床或者使用沒有彈簧的床墊;
避免長時間看手機、電腦、開車;
物理治療,如電療、推拿按摩等;
藥物治療,首選非甾體抗炎止痛藥;
靠牆站增加背部的肌肉力量;
心臟疾病反射也會引起的背部疼痛,應提高警惕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