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動畫人物,不是喜羊羊灰太狼,也不是多啦A夢和海賊王,而是一隻粉紅色的小豬佩奇。而且這部動畫片的火熱,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小孩子,許多成年人甚至父母都成為了她的粉絲。在這部動畫背後,揭露了家庭教育的八個要點,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小豬佩奇》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在這一家子裡有溫和的媽媽、寬厚的爸爸,父母很相愛。
01 最好的教育是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
佩奇的媽媽,可以說是現代社會諸多媽媽的榜樣: 從來不生氣,永遠是和藹可親的樣子,遇事從來從容面對,即使有不高興的時候,也只是那麼一小會兒,連大聲說話都不會有。
佩奇常常喜歡跳泥坑,滿身污泥,媽媽只會輕輕地說「只是些泥而已」;
佩奇無意中犯了錯誤,她也只是說:「佩奇,你不該……」
因為從來不生氣,所以這種溫和的批評反而更有力量。每次佩奇都會及時認識到錯誤並道歉,也總能換來媽媽的諒解。
有一次,豬媽媽在洗衣服,小豬佩奇和喬治也想洗,但是最後衣服出來的時候,卻不小心把爸爸的一件白球衣給染成了粉紅色,
小豬佩奇說,對不起媽媽,我不知道白色的不能和他們一起洗,但是豬媽媽一點都沒怪女兒,還提醒她下次注意,
果然,豬爸爸要和朋友們去打球,回來找球衣,豬媽媽跟豬爸爸說,你的衣服出了點小問題,白色變成了粉色,
還建議豬爸爸穿著白襯衫去打球,這樣看起來也不錯,最後大家都倒在地上哈哈大笑起來,
一個孩子犯的錯誤,就這樣被輕鬆化解了,一般的媽媽能夠做到嗎?
恐怕媽媽會抱怨,爸爸會著急,還影響了孩子的心情和打球的興致,但是衣服卻挽救不回來了呢。
還有一次,豬媽媽忙著在電腦前工作,可是孩子們卻跑進來玩電腦,結果可想而知,豬媽媽的電腦壞掉了,工作給耽誤了,
可是正在此時,午飯卻還沒有做,豬爸爸這只豬隊友,真的是幫不上忙啊,這不就是現實中二胎家庭的寫照嗎?
我看到這裡都替豬媽媽著急,可是她卻沒有著急,帶著孩子們跟老公說,你現在去修理電腦,
我去做飯,最後飯做好了,電腦也修理好了,一家人還開心地玩了一會電腦遊戲,然後倒在地上就哈哈大笑,一般的媽媽能做到嗎?
在教育孩子方面,豬媽媽堅持原則,比如佩奇和喬治永遠在晚上7點上床睡覺,但偶爾也會允許寶寶們打破規則。
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是孩子童年最大的幸運。
02 一個從不缺位家庭教育的爸爸
豬爸爸是上班一族,但總是喜歡吹噓自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可惜只要他指路,從來都把地圖拿倒,就這麼個人。但不得不承認,豬爸爸天賦是很高的,其運動細胞和音樂細胞都相當強大!
豬爸爸不僅是跳泥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長跑、游泳、跳水、滑冰樣樣精通,他的手風琴一樣拉得有模有樣,架子鼓同樣拿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 豬爸爸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是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喬治的恐龍丟了,豬爸爸幫著一起找,並先發現了恐龍但沒有說,而是引導佩奇自己去發現,然後大方地稱讚:「幹得好,你真是個出色的偵探!」
很多時候父母沒必要跟自己的孩子較勁,放手讓他們去「贏」,這種勝利的喜悅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式。
教佩奇滑冰的時候,佩奇第一次滑冰就摔到了,沮喪地說「我再也不滑冰了」;
豬爸爸這時候沒有說教告訴佩奇要勇敢,而是用自己的摔倒來告訴佩奇,大人也會摔跤,摔跤並不可怕,重新站起來就好。
記得一位朋友跟我說過,「傻」媽媽、「笨」媽媽才能養育出優秀的孩子,只不過在小豬佩奇中,這個角色被豬爸爸佔用了,
他時常做啥事,比如忘記了取出車後備箱中的食物,返回去的時候又迷了路,比如說他時常要靠豬媽媽提醒才能做好事情,
但是更多的時候,他能夠陪著孩子們一起去探險,遇到不懂的問題,能夠承認自己的不足,然後跟孩子們一起學習,還有足夠的耐心,
比如說有一次跟豬爺爺一家約好了吃飯,但是孩子們遲遲不睡覺,他就耐心地給孩子們講故事,一點都不著急,碰到一般的爸爸,估計早就一嗓子吼過去了吧。
豬爸爸在陪伴孩子的問題上,從來不偷懶,比如陪孩子們踩了泥坑,還提醒孩子們趕緊洗澡,免得豬媽媽回家會著急,
在牆上釘畫的時候,不小心把牆鑿了個大窟窿,在豬媽媽不知道的情況下,跟孩子們一起把牆補上,
這些都是笨拙的爸爸在努力陪伴孩子,在孩子們面前表現的真實場景,多麼溫馨,雖然豬爸爸還有很多不足,
但是我們從中看到了他的努力,這顆愛孩子的心,卻讓人看著暖暖的。
這就是非常真實的父愛,平凡中帶著感動的力量。
03 父母的相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小豬佩奇》中豬爸爸和豬媽媽的親密互動,讓我們充分體驗到父母感情相處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
豬媽媽生日這天,豬爸爸專門給她放假,讓她出去玩。豬爸爸自己則和孩子一起為豬媽媽準備神秘的禮物,做早餐、做蛋糕......折騰了一天,最後禮物出爐:豬爸爸和豬媽媽的單獨約會。
看著爸爸媽媽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的約會,孩子心裡也會埋下一顆種子,這對他們未來自己建立的家庭提供了一個模仿的範本——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愛。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恩愛,會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
幸福的婚姻有一個「孩子定律」:
孩子永遠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
當你的丈夫引起你的不滿時,請讀一遍第一條。
在孩子面前展現父母的相愛,恰恰是教給他們學習如何去愛的最好方式。
04 二胎照豬養!就照小豬佩奇家這樣養!
父母的愛就這麼多,怎樣分給兩個孩子才叫公平?
小豬佩奇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在佩奇家裡,所有人都優先照顧喬治,包括佩奇自己;但是一些「重要的」決定或任務,就會由佩奇主要承擔。
遇到好玩的東西,兩個孩子輪流來玩。
一般佩奇會搶先一步,而爸爸會說:「佩奇,你玩完了要給喬治玩。」
有一次佩奇和蘇西玩,冷落了喬治,豬媽媽及時把喬治叫走「幫忙」舔乾淨碗裡的巧克力。
豬媽媽用這種難以覺察的「干預」,悄悄的平衡著兩個寶寶之間的關係。
整部動畫看下來,真心佩服豬爸爸豬媽媽,他們是實打實做到了家庭教育的公平。
05 稱讚孩子,對孩子們來說非常重要
豬爸爸豬媽媽時常把:「做得好,佩奇!」「做得好,喬治!」之類的稱讚語掛在嘴邊。
不要小看了這些誇獎和讚美,它們不但對孩子們來說很重要,甚至對每一位家庭成員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支持。
生命就像一個盒子,裝在裡面的東西也許並不都是美好的,關鍵是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去打開它。
如果用鼓勵、讚賞的方式去打開它,孩子的樂觀精神、探索精神和對生命的熱情會被激發出來,他們會更願意積極的面對這個世界,將來也會活得更幸福。
06 賦予孩子一定的責任
培養孩子自信心和責任感有一個好辦法,賦予他們一定的責任。
《小豬佩奇》裡,豬爸爸眼鏡不見了,豬媽媽會讓佩奇幫助豬爸爸找眼鏡;
佩奇一家去海邊度假的時候,豬媽媽讓佩奇幫忙看好別落下什麼東西;
把這些大人的工作教給孩子,他們會覺得自己被重視、被信任了,儘管他們不一定會做得很好。
賦予孩子一定責任,勝過給孩子提要求。有時候,他們可能會發揮出你想像不到的潛力。
07 給孩子最簡單的物質生活
小豬佩奇一家住在「獨棟別墅」裡,明顯家庭條件非常充裕,但他們家的生活並不奢侈。
去超市購物前,他們會先寫好購物清單,按照清單購買生活必需品。
小豬佩奇的鞋丟了才會去買新的鞋,生日禮物是玩偶的裙子;
這一家子也幾乎從不亂花錢(除了一次豬爸爸在學校的募捐義賣活動上被「坑」,高價買回了自己的舊沙發),但是他們仍然生活得非常快樂。
佩奇一家向我們很好地詮釋了: 孩子的童年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滿足,豐富的活動,好的朋友,足夠的關注和愛,已經可以滿足孩子的需要。
08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陪伴是重要一環
《小豬佩奇》最感動的地方,還是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豬爸爸和豬媽媽花了大量時間來陪伴兩個孩子的成長,跳泥坑、吹泡泡、放風箏、自行車之旅、度假……佩奇和喬治豐富的業餘生活,其實都是爸爸媽媽花了大量時間陪伴他們的結果。
這才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庭教育在每一天裡潤物細無聲地滋養著孩子的心靈。
每一次生病時父母的照顧,每一頓父母做的飯菜,每一次的支持和鼓勵,這些記憶會留存在孩子生命中,影響著他們的一生。
而這種滋養又是相互的,愛的給予和支持也是相互的。
我們陪伴孩子成長,孩子也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
這種陪伴不是放棄自我,一切以孩子為中心。
就像豬爸爸和豬媽媽,在家裡永遠都在一種放鬆和喜悅的狀態中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回到本文最初的問題,《小豬佩奇》的成功之處,我想就在於真實吧!
也許,我們給不了孩子小豬佩奇那樣的童年,至少我們能做到:認真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