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是人健康的分水嶺。40歲之後,懂得養生,人自然就會健康長壽。
關於養生,古人有著非常多的見解。認為養生就要從五臟養起,五臟健康有活力,身體自然康健。
《黃帝內經》中寫道:"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一:人體腎之養生
《黃帝內經》:腎為先天之本,藏精於骨,開竅於耳。
唾液滋養:將舌頭伸到上牙外側,上下左右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口,然後分三次嚥下。每天早晚各做3次。
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於床上,5-10分鐘後,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麻脹現象,3-5天後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鬆靈活。
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二、人體肝之養生
《黃帝內經》: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主藏血,開竅於目
"阿是穴"療法舒緩肝臟不適:"阿是穴"的意思就是"哪裡疼痛哪裡就是穴位",不用分析辨認。
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過手指對疼痛部位快速而有節奏地輕輕點動,即可緩解肝部痙攣、疼痛和不適。
因肝臟在體表開竅於眼睛,至少應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午後喝一杯菊花茶,
中醫認為小憩之後喝一杯菊花茶也是養生之道。這是補充微量元素最好的時候。
菊花,可護肝,並促進肝臟排毒,從而減輕肝臟負擔,增強肝臟功能。
菊花作為藥用,以產於河南溫縣(懷慶府)一帶的懷菊種最為有名,是四大懷藥之一。
雁門冰菊是懷菊的亞種,因其黃酮類化合物、膽鹼、硒元素等護肝成分含量高達65%,而被用於養護肝臟。
黃酮類化合物——保護肝臟。抑肝組織脂質過氧化、提升肝臟SOD活性、減少肝組織脂褐素形成。
膽鹼——預防脂肪肝、肝硬化、肝炎。對脂肪有親合力,可促進肝臟利用或代謝脂肪,防止脂肪在肝臟內聚集。
硒元素——抗氧化作用強。可以幫助受損肝臟細胞自我修復,恢復肝功能。
每日泡服雁門冰菊,疏肝利脂,修復肝細胞,保護肝臟,是不錯的選擇。
常飲可保肝、抗衰老。
三、人體肺之養生
《黃帝內經》:肺為相傅之官,司呼吸,主皮毛,開竅於鼻。
呼吸吐納:每天上午8~10點或下午3~5點,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做12次,長期堅持可補充肺氣不足。
白色食物能讓肺強健起來,並減輕皮膚敏感。百合擅長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的調養效果最好,此外白蘿蔔、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潤肺的效果。
四、人體脾之養生
《黃帝內經》:脾為後天之主,主運化,生氣血,開竅於口。
隔姜艾灸:用薑片將艾蒿炷和穴道隔開施灸中脘穴、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等,可以調順脾胃、溫胃止嘔、理氣止痛。
《八段錦》的動作之一,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律的人常常練習。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併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
動作復原後,兩手交替反復進行,反復多遍。
五、人體心之養生
《黃帝內經》:心為君主之官,司神明,主心脈,開竅於舌。
按壓肚臍安撫心緒:肚臍有神闕穴,每晚睡覺前用食指按壓肚臍5~7分鐘,可斂心靜氣,安然入睡。
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
睡前可以來一杯生命之果泡水可以養心護血管;
生命之果泡水——改善血液粘稠、防血栓
研究發現,生命之果中含有的SOD、槲皮素、鞣花酸、水楊酸等物質,是目前人們嚴重缺乏的微量元素,缺乏則易誘發慢性血管病。
SOD——被稱為"血管清道夫",也是氧自由基天敵;(氧自由基是危害血管最大因子之一)
槲皮素——開啟並擴張冠狀動脈,軟化血管;
鞣花酸——有類疫苗功能,可平衡脂質、防血栓的形成的是;
水楊酸——可減少血小板凝結、防血栓,類阿司匹林的是。
因此,泡服生命之果有明顯的清血管效果,是腦中風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手段。
建議,每日6—10顆生命之果,可擴張軟化、擴張血管、防血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並不是孤立的,存在相生相剋關係,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中醫養生通過調養的方式來調動全身的能量,使肌體陰陽平衡、五臟調和、氣血暢通,從而健康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