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婆生了五個孩子,三個女兒和兩個兒子,我媽是老大。在我小時候,我家和外婆家還都在農村,而兩個舅舅和姨媽都住進城裡了。
外婆曾經跟我說過,當年家裡窮,我媽很早就要養家,所以小學畢業就沒讀書了,直接下地幹活。而舅舅和姨媽們都沒再輟學,要麼進城打工,要麼到城裡讀書了。
到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爸媽也去城裡打工了,我被留在了老家,跟著外公外婆。我初中的時候,我家也搬到了城裡。親戚們都到了城裡,就想接外公外婆進城,可他們捨不得離開農村,一直不願意走。
直到兩年前,外公去世了,外婆才終於進了城,在大舅和小舅家裡輪流住,三個女兒也會按月給錢。因為外婆來了,親戚們就經常聚在一起,外婆在哪裡,我們就去哪裡。
每次大家聚在一起,總是要有人做飯,這個人就是我媽。因為我媽是老大,從小照顧他們習慣了,並且我媽進城打工時,給人當了一段時間的保姆,做飯手藝也最好。親戚們都習慣了這樣,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
上個周末,外皮70歲生日,親戚們又聚在了小舅家裡。我家去的最早,因為我媽要提前買菜,收拾廚房。親戚們到了以後,馬上就組了兩桌麻將。兩個舅舅和兩個姨夫一桌,兩個舅媽和兩個姨媽一桌。我在廚房幫我媽摘菜,我爸也在幫忙剁肉。
聽著外面打麻將的聲音,我就有點不平衡了,跟我媽抱怨說:「每次都是咱們一家人忙活,他們就知道吃現成的……」我媽卻笑著說:「我們都不會打麻將,就別去湊熱鬧了……」其實我心裡清楚,因為我家條件最差,爸媽平時沒錢也沒時間打。
到了吃飯的時候,大人小孩各坐一桌,還是有些坐不下。我媽從頭到尾都沒上桌,看見哪個桌上湯沒了,就趕緊乘上,她自己忙了一早上,卻不上去吃一口。親戚們都只顧吃喝了,只有外婆一直讓我媽別炒菜了,趕緊一起過來吃。
回來的路上,我替我媽抱不平,問她每次這麼辛苦,到底圖的啥。我媽卻笑著說:「你外婆還在,親戚們才聚在一起,他們喜歡吃我做的飯,我就願意做。萬一哪天你外婆不在了,我想做飯都難了……」
我聽完大概懂了,外婆就是我們這個家族的主心骨,一個家族能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樂,不管辛苦不辛苦,都是快樂的,大家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