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 00:43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熙文
蔡英文總統(右一)逛西門町,與民眾玩自拍。 圖/取自蔡英文臉書分享 去年九合一選舉敗選後,蔡政府痛定思痛,展開一波網路大改造,從網路宣傳的形態、文字風格,以及對議題的敏感度都有長足的改進,再加上蘇貞昌上任院長後,把選舉時在網路操作上獲得的寶貴經驗,無縫接軌帶入行政院,一下子府院同調,可謂相輔相成。
然而,蔡政府明明在向「網紅」取經,企圖強化與民眾對話,但被外界稱呼為網紅,卻不樂意,還要鄭重反駁,其實並無必要。當網紅並不丟人,既然政府言明美國總統川普也是如此,蔡英文當然也行。只是網紅可以是知識豐富的理科太太,也可以是把無聊當有趣、胡亂攪和之輩。重點在於蔡政府要選擇當什麼樣的網紅?
舉凡當今成功的網紅都必須定位清楚、明白,蔡政府也不例外,若要走上網紅之路,就務必要專業,而不是信口開河;要可靠,而不是譁眾取寵;要踏實,而不是好大喜功。千萬不可以本末倒置。
事實上,蔡英文可以是網紅,蘇貞昌也可以是網紅,各部會首長要當網紅,有何不可?但不能忘記網紅只是一個手段,讓民眾願意看見政府、聆聽政策的方法,而不是政府蒙騙、誤導人民的工具。一旦政府忘記何者為體,何者為用,有意顛倒兩者,網紅淪為政府模糊焦點的管道,甚至與媒體吵架的平台,那網紅立時變網黑亦不難。
而民眾的感受是敏感的,只要政策膚淺了、走偏了,傷了荷包、傷了感情、傷了自尊,再華麗的包裝也裝不下民怨。更何況,網紅操作猶如短效的興奮劑,初吸食大受好評,嚴肅可以變暖男,木訥可以變「辣台妹」,但效果過後得要加倍吸食才有效,到時要多暖才算暖?要多辣才真辣?最後,拿不出民眾肯定的政策,網紅再紅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