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是大馬華人一定要懂的歷史事跡!
鄭和位於鄭和三保宮2.5米高的銅像。
然而,坐落於 檳城 Batu Maung(峇都茅)的 鄭和三保宮,是多數大馬人,甚至是檳城人本身都從沒去過的地方,更別說有人知道這裡有個驚人的過去!那就是偉大中國航海家鄭和,不只曾經來過這裡,而且還在這裡留下了大腳印!
逾兩百年歷史的鄭和三保宮,時隔2世紀,現已迎來一座高達 2.5米的鄭和銅像,並獲重新修復廟宇和花園,打造成檳城重點旅遊景點之一!
已打造成檳城重點旅遊景點的——鄭和三保宮!
鄭和三保宮距離檳城第二大橋 Batu Maung 出口僅約一公里,預計未來將是每名國內外遊客旅遊檳城必到「打卡」之地。
該座戎裝佩劍的鄭和銅像,背向馬六甲海峽佇立於該宮花園處,共2.5米之高。
鄭和2.5米銅像吸引民眾和旅客前往拍照。
另外, 「鄭和的腳印」在三保宮的供桌正中,供桌前的地上有塊大石,石上有明顯的腳印,長約1.2米,寬0.5米,傳說就是5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期間曾來此訪問留下的足跡。
鄭和有著和平、合作和友好的象徵,因此資助者聘請中國北京一名師傅巧手製成這座銅像,再以海運運抵檳城。希望藉此可帶動峇都茅區域的旅遊業,同時進一步彰顯鄭和文化的獨特魅力,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和拉動大馬文化產業的發展。
這也是傳承及弘揚鄭和精神,為其注入新時代內涵,促進與周邊國家的和平友好,及互利共贏作出獨特貢獻。
該宮也希望藉助置入鄭和銅像和修復廟宇花園,可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
全國有4間紀念偉大航海家鄭和廟宇,而該三保宮於1795年創建,1995年進行第一次裝修後,時隔21年獲資助修復。另3建鄭和廟宇分別是登嘉樓三保公廟、砂拉越尖山義文宮三保廟,及馬六甲三保廟。
下次去檳城,記得一定要去 Batu Maung 的鄭和三保宮,緬懷鄭和為我們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