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一般都是頸椎的問題,如果你經常落枕,那就要當心是不是頸椎病,落枕是常由於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高低不合適,頸部骨節、筋肉遭受長時間的過分牽拉而發生痙攣導致。中醫學認為,落枕多是局部經絡組織伸展過久而導致疲勞,使經絡氣血凝滯,又受風寒等外因侵襲,引發筋脈拘急,轉動受限,不通則痛。
關於落枕的治療應當舒筋活絡,最直接的方法可以穴位按摩,臨床上的穴位按摩可以治療落枕、急性腰扭傷、肩周炎、足跟痛、麥粒腫等疾病。
之一,與人體脊背的督脈相通,有解除痙攣、利氣止痛之功,位於手指外側,握拳時小指外側肉起如山峰,按之似小溪之處,故名後溪。具體方法是:用食指指尖按壓患側的後溪穴,並進行有節律的旋轉摩動,給予強刺激,同時令患者輕轉頸部,直至症狀消失為止。
輕度落枕,只要用指尖用力按壓以頸頂穴和落枕穴為主的頸咽區帶。
重度落枕,從脖子到肩部一帶硬硬的,只要一歪頭,就陣陣作痛疼痛難忍。此時,在按壓頸頂穴和落枕穴的基礎上,再配少澤、肺穴和肝穴治療。少澤穴在小指指甲緣,肺穴在無名指掌第一關節,肝穴在其下面的關節處。可用發卡、牙籤刺或用香菸灸,手法一定要重,才會有效。按摩的穴位:肺穴、肝穴、少澤、落枕、頸頂點、頸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