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脊椎側彎的定義。每個人的脊椎都略有不同,沒有一種方法能明確定義脊椎側彎是怎樣的以及會如何發展。有的人彎曲程度很小,有的很明顯;有的只有一處側彎,有些人則多處側彎變形。醫生在定義脊椎側彎時,會考慮5個主要因素:
彎曲形狀。結構性脊椎側彎是脊椎本身的異常導致側向彎曲,並產生畸形變化(扭曲)。非結構性脊椎側彎指的是雖然脊柱側彎,但脊椎骨沒有產生畸形變化,主要由姿勢不良、神經肌肉病變等因素所致。 彎曲位置。醫生按頂椎的所在位置定義脊椎側彎。頂椎是彎曲中畸形最嚴重,偏離垂線最遠的椎體。 彎曲方向。醫生將確認脊椎彎向左邊或右邊。 彎曲幅度。醫生也會測量彎曲角度和長度。
2、了解原因。80%的脊椎側彎病例原因不明,但有證據顯示這很可能與遺傳有關。原因不明的案例被稱為特發性脊椎側彎,在嬰兒到青少年期間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小部分的案例有具體的原因:
先天性椎體異常形成會引起先天性脊椎側彎。 腦性麻痺、脊椎損傷或神經系統受損則可能導致神經肌肉性脊椎側彎。
3、了解潛在並發症。大部分案例屬於輕微彎曲,並不需要接受治療。醫生只需要監測彎曲進展,看看它會演變成怎麼樣。如果彎曲狀況在一段時間後出現變化,他們才會建議患者接受治療。嚴重的脊椎側彎案例會造成身體畸形和呼吸問題,所以一旦檢測出你患有脊椎側彎,無論是哪一型都必須盡快接受醫生監測。
4、留意症狀。由於脊椎側彎通常非常輕微,所以不容易發現症狀。父母並不總能注意到孩子的脊椎異常,因為它發展得非常緩慢,外觀上的變化幾乎看不出來。有些國家把脊椎側彎檢查列為強制性,通常最先察覺到脊椎側彎病例的是老師或學校保健護士。以下症狀意味著一個人可能患有脊椎側彎:
高低肩。 其中一側的肩胛骨比較突出。 腰部或髖部不對稱。
5、接受醫生評估。脊椎側彎可以發生在出生到青少年時期的任何時候,如果你注意到脊椎彎曲,必須立刻看醫生。醫生會讓患者向前彎腰,讓彎曲更顯而易見。他或她也會讓患者照一張背部的X光片,確認是否真的彎曲。然後再按病情制定療程(如有必要)。
如果只是輕微彎曲,醫生或許只需監測彎曲程度,確保它沒有變嚴重。 在決定治療方法時,醫生會考慮患者年齡、性別、彎曲類型和位置。
側扳復位法:俯臥位,囑患者全身放鬆,醫者站於患側一方,一手放在健側肩部,另一手放在突出部位的棘突旁,用掌根部或拇指緊緊頂住棘突向健側推的同時,放在健側肩部的手成相對方向的椎扳.脊柱不伴後凸畸形者,患者上身不要迴旋,以患者的耐受力為度,一般均要過度矯正.扳住穩定一分多鐘,如手感腰部滑動及「咕嘍」、「咕咚」聲響,即已復位。
此法,穩妥可靠,治癒率高,多用於脊柱側彎型患者,無論急性慢性均可採用,但在施法前後要松解患部周圍緊張的組織。以減少痛苦,施法則要由輕到重,不可用力過猛,施法後則有輕鬆愉快感,使疾病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