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有這樣一位名老中醫,她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周5天門診,每天接診100個病人,一周累計要接診500個病人。她就是86歲高齡的夏玉清,我國著名的針灸專家、電熱針的發明者。面對如此超負荷的工作量,夏老卻始終精神飽滿,臉上很少能看到老年斑,皺紋也不多,耳聰目明。
夏老曾經骨密度檢測被證實患上了骨質疏鬆症。2016年,當時84歲的夏老半年時間內出現了2次骨折,一次是肱骨螺旋骨折,另一次是右腿脛腓骨粉碎性骨折。都說「傷筋動骨100天」,可當時84歲高齡的夏老在手術80天後就能下地鍛煉,比正常人癒合的時間提前了將近20天。
這麼快的癒合能力和夏老堅持了幾十年的好習慣密不可分,這個好習慣就是每晚泡腳。夏老泡腳的獨特之處在於,在泡腳的同時堅持穴位的按摩保健,這些穴位就是夏老永葆年輕的秘訣,也是養骨的保健穴。夏老有兩組護骨穴,一組是扶正固本穴;另一組是局部治病穴,能活血化瘀,是配穴。
扶正固本
養骨穴
三陰交。位於足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內側緣後方的位置。三陰交是脾經、肝經、腎經的交匯穴。
按摩方式:可以用指切法(用指甲掐穴位,一掐一鬆,力度不要太大,以舒服為宜)按摩穴位,從三陰交開始,按照先按扶正穴,再按配穴的順序按摩。
養骨穴之配穴
太衝穴。位於腳背大腳趾、二腳趾結合的凹陷處。太衝穴是肝經上的穴位,肝主筋。
太谿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和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谿穴是腎經上的穴位,腎主骨。
丘墟穴。位於外踝前緣與下緣相交的凹陷處。丘墟穴是膽經上的穴位,可以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是局部治病穴之一。
陰陵泉穴。拇指沿著小腿內側往上推,向內轉彎時的凹陷處就是陰陵泉穴。陰陵泉穴是脾經上的穴位,脾主肌肉。
按摩方式:用圓滑的筷子頭點按住穴位,順時針揉5分鐘,力度以有酸脹感但不疼為宜。也可以用指切法掐穴位,一抬一按,感覺舒服為宜,做100次。